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39部分

洋就是美國本土,南面是澳大利亞,北面是俄羅斯。可以說,這三個方向基本上都沒有讓我們插足的空間,或者會引發對我們產生重大影響的全面戰爭,所以我們只能西進。南亞次大陸只算得上是西進的大本營,能夠充當西進跳板的,只有中東地區。隨著我們登陸非洲大陸,並且在東部非洲地區建立起了以我們為核心的新秩序後,更加需要透過中東地區將我們的勢力範圍聯絡起來。可以說,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我們都不會退縮。同樣的,猶太人控制著美國的命脈,不管其他美國人是否願意為以色列而戰,在美國現行體制下,肯定不會拋棄以色列。也就是說,我們與美國在中東地區的鬥爭絕對不會以妥協收場。”

聽顏靖宇說完,裴承毅又嘆了口氣,並且朝袁晨皓看了過去。

顯然,顏靖宇開始提到的,就是讓裴承毅去準備戰爭計劃的根本原因。

正如顏靖宇所說,以紀仿國、王元慶等領導人的能耐,他們不可能不知道,隨著共和國從地區邁向全球,肯定會在中東地區與美國死拼一場,並且由此引發共和國與美國的全面戰爭。如果從地理環境上看,共和國也沒有別的選擇,把賭注押在中東地區的話,獲勝的機率比押在其他地區高得多。正是如此,30多年來,共和國的很多對外政策,甚至是對外戰爭都與中東戰略有關。別的不說,第四次印巴戰爭之後,共和國當局透過建立市場共同體的方式積極幫助巴基斯坦與孟加拉國發展經濟,就是希望藉助這兩個伊斯蘭國家,贏得包括眾多阿拉伯國家在內的伊斯蘭世界的信任,為進軍中東地區做好準備。事實上,在2041年的中東戰爭中,巴基斯坦就是共和國軍隊的大後方。

既然談到了戰爭問題,自然不能含糊。

這次做軍事介紹的不是裴承毅,而是袁晨皓。出任國防部長之後,裴承毅就很少在中央政府的工作會議上做軍事報告,把出頭的機會讓給了其他人,藉此機會讓別人知道,他的正式身份是國務院的部長級官員,而不是陸軍上將。正是如此,袁晨皓已經多次向元首做軍事報告。

與當年的裴承毅相比,袁晨皓的處境優越得多。

從某種意義上講,袁晨皓的起點就比裴承毅高得多。要知道,裴承毅剛出頭時,受到了包括彭茂邦在內的共和國軍政要員的壓制,即便在半島戰爭後受到重用,也因為王元慶推行第三次軍事改革而再次遭到壓制。

正是不同的經歷,讓袁晨皓有著不同的個性與思想。

相對而言,袁晨皓的表現慾望要比裴承毅強得多。

卷十三 道義之爭 第44章 閉門決策

花了足足4個小時,袁晨皓才介紹完共和國的軍事力量與備戰情況。

因為裴承毅一直在給袁晨皓創造表現機會,劉曉賓幹了幾十年情報工作最不缺的就是耐心,顏靖宇則想盡量詳細的瞭解情況,所以三個聽眾都非常耐煩,除了顏靖宇會偶爾提兩個單純的軍事問題之外,這4個小時中基本上是袁晨皓一個人在發言。

回總參謀部工作了7年,經常與政府官員打交道,袁晨皓也很清楚該在什麼時候把機會讓給別人,所以總結的時候,袁晨皓把機會留給了裴承毅。事實上,最後的論調只有從裴承毅嘴裡說出來才有說服力。因為裴承毅是國防部長,袁晨皓僅是國防部下設總參謀部下的作戰處處長,從身份上看,裴承毅是政府官員,袁晨皓則是軍隊的管理人員,就算顏靖宇不介意從軍人那裡獲取建議,也應該由裴承毅提出建議。

“總的來說,就是我們還沒有做好戰爭準備。”

似乎料到裴承毅會這麼說,顏靖宇立即就笑了起來,並且示意裴承毅繼續說下去。

“當然,美國也沒有做好戰爭準備。”裴承毅知道顏靖宇要聽什麼,因此儘量揀重要的內容,沒再耽擱時間。“中東戰爭之後,我們與美國都啟動了新一輪軍事改革,並且制訂了更加長遠的國防建設計劃。也就是說,中東戰爭對我們與美國的影響都非常大,改變了軍事力量的發展方向。任何軍事改革都需要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早在七年前,我們就訂下了用十五年完成軍事力量改革與調整的長遠戰略,而根據軍情局掌握的情報,美國也在當時啟動了類似的國防力量改革計劃。總的來說,到現在為止,我們的軍事改革只完成了一半,美國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因為我們與美國的軍事改革都針對更大規模的全面戰爭,對軍事力量做了全面調整,所以在改革完成之前,我們與美國的軍事力量都處於低谷,而且改革效果還沒有顯現出來,軍隊的整體戰鬥力沒有明顯提升。總而言之,在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