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30部分

枚2000萬噸級的核彈頭。毫無疑問,對共和國與美國來說,生產與製造2000萬噸級的氫彈不是什麼難事。

陸基機動部署戰略彈道導彈還能得到己方力量的支援與協助,海基戰略彈道導彈、也就是部署在戰略潛艇上的潛射彈道導彈的突防環境就更加惡劣了,所以更有必要採用這種看似單調,卻非常管用的突防戰術。事實上,這也是潛射彈道導彈為什麼至少要配備3枚核彈頭的主要原因。如果一切順利的話,3枚彈頭中,最多隻有1枚彈頭能夠在敵人的國土上爆炸,其他2枚彈頭都得在突防的時候犧牲掉。

正是如此,當天晚上除了在北極上空與北太平洋上空出現了核爆炸之外(前者是美國陸基戰略彈道導彈射向共和國的主要通道,後者則是共和國的陸基戰略彈道導彈攻擊美國的主要通道,實際上,連線共和國與美國的最短球面距離是透過北極,而共和國捨近求遠的主要原因是要避開北面的俄羅斯),還在其他幾處地點上空發生了核爆炸。也正是如此,美國後來指責共和國違反《倫敦條約》附加條款的規定,向南大西洋部署戰略潛艇(發生在南大西洋上空的核爆炸就是共和國戰略潛艇的傑作),共和國據此指責美國在紐西蘭與澳大利亞部署戰略潛艇(發生在南印度洋與南太平洋上的核爆炸就是美國戰略潛艇的傑作)。因為雙方都違背了《倫敦條約》附加條款的規定,所以相互指責沒有任何意義。

因為在共和國與美國本土上空均未出現核爆炸,所以有理由相信,雙方的戰略防禦系統都足夠強大,足以保證本土安全,而且雙方的戰略反擊都沒有收到效果。

也許有人會說,沒有“自爆”開路的核彈頭到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