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據改。
三三三三頁二行河東*(恆)**'垣'*山崩集解引洪亮吉說,謂恆山在上曲陽,不屬河東,應如殤紀作“垣山”為是。今據改。
三三三三頁五行元初元年三月己卯校補謂紀作“二月己卯”。按:是年二月壬辰朔,無己卯,紀鬥。
三三三三頁六行劫略吏民按:“吏民”原作“民吏”,徑據汲本、殿本乙正。
三三三三頁一三行*(事)**'是'*上帝示象以誡陛下也據汲本、殿本改。
三三三四頁六行延熹元年七月乙巳按:集解引洪亮吉說,謂案桓紀作“己巳”,下雲“甲子,太尉黃瓊免”,則宜以續志“乙巳”為是。
三三三四頁七行三年五月*(戊申)**'甲戌'*集解引洪亮吉說,謂桓紀“戊申”作“甲戌”。按:是年五月甲子朔,有甲戌,無戊申,今據紀改。
三三三四頁八行泰山博尤來山判解按:校補謂紀作“岱山及博尤來山並頹裂”。
就志言之,泰山郡名,博縣名,尤來山名,判解是從中分裂,特指尤來一山。
自紀言之,則岱山亦言山,與尤來山並頹裂,明是兩山矣。
三三三四頁一0行永康元年五月丙午按:集解引洪亮吉說,謂桓紀作“丙申”。
三三三四頁一一行竇氏等欲誅常侍黃門按:“氏”疑當作“武”。
三三三五頁二行以清河王子年少號精耳校補謂“精耳”疑當作“精敏”。今按:
“耳”疑“聰”字之鬥,聰字脫其右半,遂成“耳”字也。
三三三五頁一三行其後晨迎氣黃郊按:汲本、殿本“黃”作“東”,鬥,此與禮儀志合。
三三三六頁一0行於是大怒按:“於是”下疑脫“帝”字。
三三三六頁一二行章帝不知竇太后不善按:張森楷校勘記謂竇後在章帝世不應稱太后,“太”疑當作“皇”。 後一頁
後漢書志第十七 五行五 射妖龍蛇孽馬禍人痾人化死復生疫投蜺
五行傳曰:“皇之不極,是謂不建。'一'厥咎眊,'二'厥罰恆陰,'三'厥極弱。
'四'時則有射妖,'五'時則有龍蛇之孽,'六'時則有馬禍,'七'時則有下人伐上之痾,'八'時則有日月亂行,星辰逆行。”'九'皇,君也。極,中也。眊,不明也。說雲:此沴天也。不言沴天者,至尊之辭也。春秋“王師敗績”,以自敗為文。
注'一'尚書大傳“皇”作“王”。鄭玄曰:“王,君也。不名體而言王者,五事象五行,則王極象天也。天變化為陰為陽,覆成五行。經曰:‘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論語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是則天之道於人政也。孔子說春秋曰:‘政以不由王出,不得為政。’則王君出政之號也。極,中也。建,立也。王象天,以情性覆成五事,為中和之政也。王政不中和,則是不能立其事也。”古文尚書:“皇極,皇建其有極。”孔安國曰:“大中之道,大立其有中,謂行九疇之義。”馬融對策曰:“大中之道,在天為北辰,在地為人君。”
注'二'尚書大傳作“瞀”。鄭玄曰:“瞀與思心之咎同耳,故*'子駿'*傳曰眊。
眊,亂也。君臣不立,則上下亂矣。”字林曰:“目少精曰眊。”
注'三'鄭玄曰:“王極象天,天陰養萬物,陰氣失,故常陰。”
注'四'鄭玄曰:“天為剛德,剛氣失,故於人為弱。易說亢龍之行曰:‘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位而無輔。’此之謂弱。或雲懦,不*(敬)**'毅'*也。”
注'五'鄭玄曰:“射,王極之度也。射人將發矢,必先於此儀之,發則中於彼矣。
君將出政,亦先於朝廷度之,出則應於民心。射,其象也。”
注'六'鄭玄曰:“龍,蟲之生於淵,行*'於'*無形,遊於天者也,屬天。蛇,龍之類也,或曰龍無角者曰蛇。”
注'七'鄭玄曰:“天行健。馬,畜之疾行者也,屬王極。”
注'八'鄭玄曰:“夏侯勝說‘伐’宜為‘代’,書亦或作‘代’。陰陽之神曰精氣,情性之神曰魂魄,君行不由常,侜張無度,則是魂魄傷也,王極氣失之病也。
天於不中之人,恆耆其*'味,厚其'*毒,增以為病,將以開賢代之也,春秋傳所謂‘奪伯有魄’者是也。不名病者,病不著於身體也。”
注'九'鄭玄曰:“亂謂薄食□並見,逆謂*'贏'*縮反明,經天守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