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將部門弄得一團糟,比如說農業局,淮揚市農業局和縣市的農業局,都是一個很大的部門,農業局裡面的人員組成,也是很複雜的,有公務員、事業人員,農業局下轄的二級單位很多,在執行政策的過程中,內部的人員工資就是不一樣的,偏偏領導用人,是從全盤考慮的,所以,使用事業單位人員的時候,還要考慮到工資差額的問題。還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一些具有收費職能的部門,有了堂而皇之的理由,到處收費,至於是不是辦事情,就是另外一種說法了,因為人家要吃飯,要掙工資。
具體的情況,徐少傑不是很關心,不是分管的工作,徐少傑不會了解那麼詳細的,現在,難題落到了徐少傑的頭上了。
武聖軍的要求是非常明確的,在這次的機構改革的過程中,一併解決這些遺留問題,首先考慮的,不是財政困難的問題,首先要考慮工作的問題。徐少傑明白武聖軍的意思,這些年來,找到武聖軍反映問題的職工不在少數,不少單位的負責人,在武聖軍和郎世福面前訴苦,說單位不好管理了,就是幾個公務員還在工作,其餘的事業人員,都打著掙工資的幌子,各自忙碌去了,其實這些事業人員的收入,遠遠高於公務員,弄得單位上的公務員怨聲載道,不及時解決這些問題,今後不能很好的穩定幹部職工的心。
柳大華進入了徐少傑的辦公室。柳大華是處在第一線的,具體負責淮揚市機構改革的工作,徐少傑相對超脫一些。
“徐書記,淮揚市機構改革的方案已經出來了,我看過了,沒有問題,可以發檔案執行了,不過,這中間牽扯到了幹部職工工資待遇的問題,我找過張市長了,建議廢除市政府98年下發的關於單位管理的檔案。”
“嗯,這個意見可以提出來,拿到常委會上面討論。”
“我到部分單位瞭解情況,大都是訴苦的,公務員和事業人員之間,存在著矛盾,大家都認為,公務員高人一等,拿的是全額的工資,就必須要踏踏實實做事,事業人員的待遇不一致,以前分類的時候,可能有些急促,在執行的過程中,很多的單位都想辦法,解決了事業人員的工資問題,但這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事業人員不買賬,認為是政府將他們歸為了另類,問題確實是存在的。”
“這樣的問題,你可以在常委會上面提出來,有些情況,武書記和郎市長都是清楚的,按照我的想法,這次的機構改革,一定要解決這個問題。”
柳大華搖搖頭。
“徐書記,有難度的,事先不做好協調工作,在常委會上面,不一定能夠順利透過的,政策制定不到三年的,現在要全盤推翻,不容易的。”
徐少傑笑了笑,柳大華說的意思,他是明白的,有些在前面的解釋和接待工作,柳大華可以直接負責去做,但是,和領導之間溝通的事情,徐少傑就要出面了。
“情況我了,調查材料多影印幾份,這兩天我給武聖軍和郎市長彙報一下,爭取早日召開常委會,這件事情,早就應該定下來了。”
給武聖軍的彙報很順利,武聖軍看了材料之後,明確表示支援,政策在執行的過程中,有不合適的地方,現在提出來糾正,也不是大不了的事情。在武聖軍這裡,徐少傑吃下了一顆定心丸,接著,徐少傑找到了郎世福,專題彙報機構改革的事情。
徐少傑有很長沒有和郎世福單獨交談過了,隨著的推移,徐少傑明白了一些事情,以前,丁原離開的時候,舉薦郎世福出任市長、廖鴻運出任分管組織工作的副書記,有明確的意思,一方面是為了淮揚市工作的有序推進,另外一方面,也是為了徐少傑不至於遭受過多的委屈,這樣的考慮,屬於雙刃劍。徐少傑在工作的過程中,慢慢和武聖軍熟悉了,而且,兩人之間的關係很不了,徐少傑支援武聖軍的很多的思想和做法,武聖軍對徐少傑也表現出來不遺餘力的支援。
廖鴻運調整之後,初期,徐少傑沒有多想,可後來,徐少傑了其中的端倪,廖鴻運和郎世福之間的關係是非常好的,兩人都曾經是丁原的得力助手,廖鴻運被調整,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雖然說廖鴻運得到了提拔,由此,徐少傑想到了,這可能是武聖軍的一種手段,市委書記和市長之間,總是存在一定矛盾的。
徐少傑是比較瞭解郎世福的,郎世福不是那種唯唯諾諾的領導,很有想法和見地,但是,郎世福也存在一些不足,最為主要的就是眼光的問題,郎世福是從基層起來的幹部,做事情非常務實,用錢也是這樣,有錢就用,沒有錢免談。在涉及到淮安市的城市建設的時候,徐少傑領教過郎世福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