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顫振”。
《內經》無顫證病名,但有類似記載。《素問·至真要大論》日:“諸風掉眩,皆屬於肝。”其中“掉”字即指肢體震顫搖動。《素問·脈要精微論》雲:“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則振掉,骨將憊矣。”《素問·五常政大論》又有“其病搖動”、“掉眩顛疾”、“掉振鼓慄”等描述,不但指出了病因、主症,還提出了本病以肢體搖動為主要症狀,屬風象,與肝、腎有關。明·樓英《醫學綱目·顫振》說:“顫,搖也;振,動也。風火相乘動搖之象,比之瘛疲,其勢為緩……此症多由風熱相合,亦有風寒所中者,亦有風夾溼痰者,治各不同也。”並在中風篇中指出:“風顫者,以風入於肝臟,經絡上氣,不守正位,故使頭招面搖,手足顫掉也。”明·王肯堂《證治準繩·顫振》進而指出:“此病壯年鮮有,中年以後乃有之,老年尤多。夫老年陰血不足,少水不能制盛火,極為難治。”“病之輕者,或可用補金平木、清痰調氣之法,在人自斟酌之。中風手足觶曳,星附散、獨活散、金牙酒,無熱者宜之;摧肝丸,鎮火平肝,消痰定顫,有熱者宜之;氣虛而振,參術湯補之;心虛而振,補心丸養之;夾痰,導痰湯加竹瀝;老人戰振,宜定振丸。”詳細地論述了本病的發病特點、預後和治療。明·孫一奎《赤水玄珠·顫振門》認為血虛亦可引起顫證,“血虛而振,用秘方定心丸。”其又指出:“木火上盛,腎陰不充,下虛上實,實為痰火,虛則腎虧。”治法宜“清上補下”。迨至清代,張璐《張氏醫通·顫振》對顫證的病因病機、辨證治療及其預後有了較全面的闡述,認為本病多因風、火、痰、虛所致,並載列相應的治療方藥十餘首,使本病的理法方藥日臻完善。
根據本病的臨床表現,西醫學中震顫麻痺、肝豆狀核變性、小腦病變的姿位性震顫、特發性震顫等,凡具有顫證臨床特徵的錐體外系疾病和某些代謝性疾病,均可參照本節辨證論治。
【病因病機】
顫證主要是由於年邁體虛、情志鬱怒、飲食失宜、勞逸失當等各種原因導致氣血不足,肝風內動,筋脈失養,久則腎精虧損,筋脈失於濡潤。
一、病因
1。年老體虛
人過中年,脾胃漸損,肝腎虧虛,精氣暗衰,筋脈失養;或稟賦不足,腎精虛損,髒氣失調;或罹患沉痾,久病體弱,臟腑功能紊亂,氣血陰陽不足,虛風內動。
2。情志失節
鬱怒傷肝,肝氣鬱結不暢,氣滯血瘀,筋脈失養;或肝鬱化火生風,風陽暴張,竄經入絡,擾動筋脈;若思慮太過,則損傷心脾,氣血化源不足,筋脈失養;或因脾虛不運,津液失於輸布,而聚溼生痰,痰濁流竄經絡,擾動筋脈。
3。飲食不節
恣食膏粱厚味,傷脾礙胃,脾失健運,聚溼生痰,痰濁阻滯經絡而動風;或嗜酒成癖,滋生內熱,痰熱互結,壅阻經脈而動風;或因飢飽無常,過食生冷,損傷脾胃,氣血生化乏源,導致筋脈失養。
4。勞逸失當
行役勞苦,動作不休,使肌肉筋膜損傷疲極;或房勞太過,肝腎虧虛,陰血暗損,虛風內動;或貪逸少動,使氣緩脾滯而氣血日減,筋脈失於調暢而不得任持自主。
二、病機
本病的基本病機為肝風內動,筋脈失養。“肝主身之筋膜”,為風木之髒,肝風內動,筋脈不能任持自主,隨風而動,牽動肢體及頭頸顫抖搖動。其中又有肝陽化風、痰熱動風、瘀血生風、血虛生風、陰虛風動等不同病機。
顫證病位在筋脈,與肝、腎、脾等髒關係密切。肝鬱化火,熱甚動風,擾動筋脈,而致肢體拘急顫動;或痰熱內蘊,熱極生風;或各種原因,導致氣血虧虛不能濡養筋脈;或肝腎陰虛,虛風內動,筋脈失養,不得自持;或元陽虛衰,溫煦失職,筋脈不用。
肝腎乙癸同源,若水不涵木,肝腎交虧,腎虛髓減,腦髓失充,下虛則高搖。若脾胃受損,痰溼內生,土不栽木,亦可致風木內動。
本病的病理性質總屬本虛標實。本為氣血陰陽虧虛,其中以陰津精血虧虛為主,標為風、火、痰、瘀為患,標本之間密切聯絡,風、火、痰、瘀可因虛而生,諸邪又進一步耗傷陰津氣血。風以陰虛生風為主,也有陽亢動風或痰熱化風者。痰或因脾虛不能運化水溼而成,或熱邪煎熬津液所致。痰邪多與肝風或熱邪兼夾為患,閉阻氣機,致使肌肉筋脈失養,或化熱生風致顫。火有實火、虛火之分。虛火為陰虛生熱化火,實火為五志過極化火,火熱耗灼陰津,擾動筋脈不寧。久病多瘀,瘀血常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