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
【臨證備要】
1。補益防止助邪,祛邪不可傷正。本病虛證居多,補虛要分清氣虛還是陰虛,氣虛治陽明,陰虛補肝腎,補虛扶正時應當防止戀邪助邪。此外,本病常有溼熱、痰溼為患,用苦寒、燥溼、辛溫等藥物時要時時注意護陰,避免傷正。
2。重視調暢氣血。痿證日久,坐臥少動,氣血虧虛,執行不暢,治療可酌情配合養血活血通絡之品,即如吳師機所言:“氣血流通即是補。”若元氣虧損,氣虛血滯成痿,又當補氣化瘀。若因情志太過而成痿者,必以調理氣機為法,蓋氣化正常,氣機暢順,百脈皆通,其病可愈。
3。“治痿者獨取陽明。”《內經》原義指標刺治療“取陽明”,但作為方藥論治同樣具有重要價值,主要是指採用補益脾胃的方法治療痿證。肺之津液來源於脾胃,肝腎的精血亦有賴於脾胃的生化,脾胃功能健旺,則氣血津液充足,臟腑功能旺盛,筋脈得以濡養,有利於痿證恢復。其次,“獨取陽明”尚包括祛除邪氣,調理脾胃。如《靈樞·根結》指出:“故痿疾者取之陽明,視有餘不足,無所止息者,真氣稽留,邪氣居之也。”又《症因脈治·痿證論》指出:“今言獨取陽明者,以痿證乃陽明實熱致病耳……故清除積熱,則二便如常,脾胃清和,輸化水谷,生精養血,主潤宗筋,而利機關。”可見清陽明之熱亦屬“獨取陽明”之範疇。對於“治痿獨取陽明”,臨床可以從以下三方面來理解:一是不論選方用藥,針灸取穴,都應重視補益脾胃;二是“獨取陽明”尚包括清胃火、祛溼熱,以調理脾胃;三是臨證時要重視辨證施治。
4。重視針灸治療。《素問·痿論》“各補其滎而通其俞,調其虛實,和其逆順”提示治痿還需根據痿證的病變部位、虛實順逆進行辨證論治。誠如張介賓所注:“如筋痿者,取陽明厥陰之滎俞;脈痿者,取陽明少陰之滎俞;肉痿、骨痿,其治皆然。”臨床上對痿證的治療除內服藥物外,還應配合針灸、推拿、氣功等綜合療法,並應加強肢體活動,有助於提高療效。
【醫案舉隅】
李左。兩足痿軟,不便步履,按脈尺弱、寸關弦數。此乃肺腎陰虧,絡有蘊熱,經所謂肺熱葉焦,則生痿蹙是也。陽明為十二經之長,治痿獨取陽明者,以陽明主潤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症勢纏綿,非易速痊。
南北沙參各一錢五分,鮮生地三錢,川黃柏一錢五分,絲瓜絡二錢,川石斛三錢,生苡仁三錢,肥知母一錢五分,大麥冬三錢,陳木瓜二錢,絡石藤三錢,虎潛丸(包煎)三錢。
編者按:本案痿證,寸關脈弦數,主肺胃陰虛內熱,尺脈獨弱,為腎水乾涸,濡潤失職,非滋陰清熱、補腎通絡難奏其功。
(丁甘仁著。丁甘仁醫案。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
【古代文獻精選】
《素問·痿論》:“黃帝問日:五臟使人痿何也?岐伯對日: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脈,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腎主身之骨髓。故肺熱葉焦,則皮毛虛弱急薄,著則生痿蹙也。心氣熱,則下脈厥而上,上則下脈虛,虛則生脈痿,樞折挈,脛縱而不任地也。肝氣熱,則膽洩口苦,筋膜幹,筋膜幹則筋急而攣,發為筋痿。脾氣熱,則胃幹而渴,肌肉不仁,發為肉痿。腎氣熱,則腰脊不舉,骨枯而髓減,發為骨痿。”《局方發揮》:“諸痿生於肺熱,只此一句,便見治法大意。經日:東方實西方虛,瀉南方補北方。此固是就生克言補瀉,而大經大法不外於此……五行之中,惟火有二,腎雖有二,水居其一,陽常有餘……故經日:一水不勝二火……若嗜慾無節則水失所養,火寡於畏,而侮所勝,肺得火邪而熱矣……肺受熱則金失所養,木寡於畏而侮所勝,脾得木邪而傷矣,肺熱則不能管攝一身,脾傷則四肢不能為用,而諸痿之病作。瀉南方則肺金清而東方不實,何脾傷之有?補北方則心火降而西方不虛,何肺熱之有?故陽明實則宗筋潤,能束骨而利機關矣。治痿之法,無出於此。”
《證治匯補·痿蹙》:“治痿獨取陽明,因陽明經為水穀之海,主化津液,變氣血,以滲灌溪谷,而潤筋脈者也。況陽明之經,合於宗筋,會於氣街,屬於帶脈,而絡於督脈,故陽明虛則五臟無所稟,不能行血氣,濡筋骨,利關節,則宗筋弛縱,帶脈不引而為痿。”
第三節顫證
顫證是指以頭部或肢體搖動、顫抖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病證。輕者僅有頭搖或手足微顫,重者頭部振搖大動,肢體顫動不止,甚則四肢拘急,生活不能自理。本病又稱“振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