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部分

銀柴胡、青蒿、地骨皮清熱除蒸,鱉甲、知母滋陰清熱,佐以豬脊髓、豬膽汁等堅陰填髓。至於氣陰兩虛而潮熱骨蒸者,可用黃芪鱉甲散固護衛陽,清熱養陰。

(4)盜汗、自汗:用和營斂汗法。一般以陰虛盜汗為多見,方取當歸六黃湯,藥用黃芪固表,當歸和營,黃芩、黃柏、地黃清熱養陰。若氣虛自汗,可用牡蠣散、玉屏風散以補氣實衛,固表止汗。此外,無論自汗或盜汗均可加用糯稻根、癟桃幹、麻黃根、浮小麥、煅龍牡等收澀斂汗,或用五倍子末敷填神闕。

(5)洩瀉:一般用培土生金法,選方如參苓白朮散。但辨證屬於腎陽不足之五更洩者,當用四神丸。脾腎雙虧者二方合用之。

(6)遺精、月經不調:當用滋腎保肺法以滋化源,選取大補元煎為主方,補益元氣陰血。見陽痿遺精者,酌加煅龍骨、煅牡蠣、金櫻子、芡實、蓮鬚、魚鰾膠等固腎澀精;女子月經不調或經閉者,加芍藥、丹參、丹皮、益母草調其衝任。

2。重視補脾助肺。因脾為生化之源,能輸水谷之精氣以養肺,故當重視補脾助肺、“培土生金”的治療措施,以暢化源。肺脾同病,氣陰兩傷,伴見疲乏、食少、便溏等脾虛症狀,治當益氣養陰,健脾補肺,忌用地黃、阿膠、麥冬等滋膩藥。進而言之,即使肺陰虧損之證,亦當在甘寒滋陰的同時,兼伍甘淡實脾之藥,幫助脾胃對滋陰藥的運化吸收,以免純陰滋膩礙脾。但用藥不宜香燥,以免耗氣、劫液、動血,方宗參苓白朮散意。

3。掌握虛中夾實的特殊性。本病雖屬慢性虛弱性疾病,但因感染癆蟲致病,要根據補虛不忘治實的原則,同時殺蟲抗癆。如陰虛火旺者,當在滋陰的基礎上參以降火;若陰虛火旺,痰熱內鬱,咳嗽痰稠,色黃量多,舌苔黃膩,口苦,脈弦滑者,當重視清化痰熱,配合黃芩、知母、花粉、海蛤殼、魚腥草等;若氣虛夾有痰溼,咳嗽,痰多色白,納差,胸悶,舌苔白膩者,當在補益肺脾之氣的同時,參以宣化痰溼,配合半夏、橘紅、茯苓、杏仁、苡仁之類;如咳血而內有“蓄瘀”,瘀阻肺絡,咳血反覆難止,血出鮮紫相雜,夾有黯塊,胸脅刺痛或掣痛,舌質紫,脈澀者,當祛瘀止血,藥用三七、血餘炭、花蕊石、廣鬱金、醋大黃等。

4。忌苦寒太過傷陰敗胃。因本病雖具火旺之證,但本質在於陰虛,故當以甘寒養陰為主,適當佐以清火,苦寒之品不宜單獨使用。即使內火標象明顯者,亦只宜暫予清降,中病即減,不可徒持苦寒逆折,過量或久用,以免苦燥傷陰,寒涼敗胃傷脾。

5。在辨證基礎上配合抗癆殺蟲藥物。根據藥理實驗結果和臨床驗證,很多中草藥有不同程度的抗癆殺菌作用,如百部、白及、黃連、大蒜、冬蟲夏草、功勞葉、葎草等,均可在辨證基礎上結合辨病適當選用。

【醫案舉隅】

宋某,男,27歲。

咳嗽已半年,音啞近4個月。現症:咳嗽不多,音啞喉痛,食慾不振,腹痛便溏,日漸消瘦。舌苔白垢,脈象滑細。

辨證立法:久嗽不愈,傷及聲帶,遂致發音嘶啞。肺與大腸相表裡,肺氣不宣,則腹痛便溏。脾胃不強,則消化無力,食慾減退,營養缺少,身體消瘦。幸無過午潮熱、夜間盜汗之象,陰分未見大傷,尚冀恢復可期。擬清肺健脾以治。

處方:炙白前5g,炙紫菀5g,半夏曲10g,炙百部5g,化橘紅5g,枇杷葉6g,炒杏仁6g,野於術5g,土杭芍10g,焦苡仁6g,紫川樸5g,雲茯苓10g,冬桑葉6g,苦桔梗(生炒各半)6g,鳳凰衣6g,訶子肉(生煨各半)10g,粉甘草(生炙各半)3g。

上方加減,連續四診,尚餘音啞未見顯效外,它症均消失,擬專用訶子亮音丸治之。

按:肺傷音啞,即古人所謂“金破不鳴”,治宜清肺。便溏納少,治宜健脾,即前世醫家所謂“培土生金”之意。本案透過脾肺雙治,咳嗽便溏等症狀消除甚速。治聲音嘶啞,用訶子亮音丸最效。

(祝諶予等編。施今墨臨床經驗集。人民衛生出版社。1982)

【古代文獻精選】

《十藥神書·葛氏自敘(一)》:“萬病無如癆症之難……況為醫者,不究其源,不通其治,或大寒大熱之藥,妄投亂進,不能取效。殊不知大寒則愈虛其中,大熱則愈竭其內。……如嘔血咳嗽者,先服十灰散揭住,如不住者,須以花蕊石散止之。大抵血熱則行,血冷則凝,見黑則止,此定理也。”

《醫宗必讀·虛勞》:“大抵虛勞之證,疑難不少,如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