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部分

別聰明,原來三個孩子都一樣能幹,完全是家庭教育的碩果。

一天,與蓋氏夫婦談起小米魯。正民說,他那麼年輕,就開始在外打工,難道不怕耽誤他的學習嗎?蓋夫人會心地一笑,她似乎早就覺察到正民的困惑。她反問道:“教育的目的是什麼?”楊答:“培育有用人才。”

她說:“專家們講:成才的標準是能力,而不是學歷。不接觸真實的複雜社會,能培養出真才實學的人才嗎?我能瞭解老師們的好心,對學生要求學業成績優秀,不過這是有形的,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略無形的。學工程的都去工廠實習,為什麼不到社會上試試呢?孩子們一氣讀完各種學位,離校以後獲得優越的地位,高高在上,就和一般群眾脫節,很難融入社會。只有自幼給子女磨練的機會,讓體驗一般勞苦大眾的經歷,他才會確確實實瞭解人生,知道低收入者謀生的艱辛,才能學會團結平民的方法。懂得錢財得來不易,才能知道節省開支。遇到複雜問題,逼著孩子動腦子,找出解決之道,才能積累實踐經驗。”

正民說:“我贊同你對子女進行磨練的方法,不過是否太早了些?如果讓他們完成大學教育,再開始自力更生,不是更好嗎?”她笑了笑說:“我瞭解你的心情,害怕子女受苦,你對子女太軟了。你要知道,什麼叫磨練呢?要是他們完成了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後,開始就有很好的工作,高高在上,受人尊敬,哪裡還有機會磨練呢?你所能教育出來的,只不過是有些專業技能的學者。你的成功之路,是孩子升學就業的捷徑。但是不能教出獨當一面,具有多方面能力的幹才。”

蓋夫人語重心長地說:吃苦耐勞,注重實踐,不重學分,重能力,這是他們教育孩子的原則。他們三個孩子年齡很小時,都已有“不依賴父母為無上光榮”的思想。蓋先生在旁說:“蓋家世世代代都是如此,我的學費也是這樣,依靠自己的工作換來的。”並且說自己,因幼時送報紙,而養成早起的習慣,因此身體健康。至此正民領悟到,蓋先生處處被人歡迎的原因:勤快,謙虛,能吃苦,善於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聽了蓋氏夫婦的一席談話,使正民如夢初醒。中西方的教育思想不同,差別這樣大啊!西方的教育務實,注意謀生之道,經營管理之學。他回憶起:自家移民早期,時常搬家,所以四個子女上學,都先後在不同的學校學習,對於美式教育,頗為新奇。

每次開學不久,每班總會舉行拍賣活動,讓學生們各自捐獻些義賣物品,由學生總動員去推銷。因楊家貧窮,當然捐不出珍貴的物品,只好由佩蘭親手做些中國春捲,贈送給學校,巴西人很愛吃,結果往往為孩子的班級帶來良好的義賣成績。。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六章 奇遇紀實(13)

學生們賺錢爭榮譽,對義賣好像遇到大考那樣認真。因為,學生們大都出身豪門富家,從沒做過買賣,對推銷外行,所以他們確實感覺到新奇好玩。當拍賣結束後,把錢款存入銀行,作為班裡的活動基金。等待春光明媚,出外郊遊,玩得開心滿意,身心舒暢。學校對各班進行檢查、評定,作為社會教育的重要內容。每班都要回報,校方表揚比賽優勝者。

原先,正民還以為是校長臨時心血來潮,想使學生熱鬧一番呢!後來,發現每個學校都是如此,才知道並非偶然,這是學校原定的實踐計劃,訓練學生做事的本領,那些學校是多麼看重實踐啊!

由此可見,歐美各國的文化,有其好的一面,多數家庭富有繁榮,代代相傳。反觀國人,多數父母辛勤勞作,甘心為子女作牛作馬,儘量滿足子女的要求,把錢財都留給他們。不少父母對子女嬌慣,視為寶玉,含在口中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摔了。對子女嬌慣過分,往往到第二代就驕奢淫逸,自甘墮落,把父母辛苦換來的財產浪費,即“爹置地兒享福,等到孫兒擺大譜(擺闊氣)”,說得何等形象。這也正是中國存在著“富不過三代”說法之因。嬌慣溺愛的結果,只能造就軟弱無用的敗家子,實為害之而非愛之。

古往今來,中國的教育務虛,能培養出岳飛、文天祥那樣的英雄,由於缺乏社會實踐,很難培養出叱吒風雲的管理者。部分警覺性高的家長,認為立身處世,學歷特別重要,因而嚴格要求子女,犧牲玩樂,拼死讀書,務求獲得較高的學歷,免得在日後競爭激烈的社會里,落在起跑線以外。

然而,事與願違,這些孩子們,連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自理,需要別人照顧。很容易成為高分低能的“書呆子”。他們初入社會時,由於學歷較高,往往地位不俗,環境較好,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