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善於騎射的做騎兵,這都是揚長避短,各盡所長,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出所有士兵的戰鬥力。
仔細的思考了半天之後,於欽明道“大帥,如今我軍中將士大多都是如您所說的,上過戰場,見過血的老兵了。那麼按這個情況,我們就可以把我們的兵馬再細分一下。我建議,整個遼東行營分為七軍,為左前軍、左前軍,左廂軍、右廂軍、中軍,左後軍、右後軍。而每軍下轄七營,分為左前鋒營、右前鋒營、左廂營、右廂營、中軍營、
左後衛營、右後衛營。如此七軍四十九營人馬,中軍營每營四千人馬,其餘各營每營兩千人馬。如此一來,每軍一萬六千人,再加後勤醫療營、工兵營兩營輔兵營四千人,正好一軍兩萬人馬。”
“每營兩千人,四十隊,其中步兵一千四百人,騎兵六百人。分為弩手六隊三百人,弓手六隊三百人,跳dàng兵六隊三百人,奇兵六隊三百人,重灌陌刀兵四隊兩百人。騎兵則為重灌騎兵四隊兩百人,輕騎兵八百四百人。”
“每軍中軍營兵馬增加一倍為四千人馬,各兵種也都增加一倍。”
“如此遼東行軍元帥府下轄七軍四十九營戰兵,112000人。輔兵十四營,28000人,全軍一共十四萬人馬。步兵78400人,騎兵33600人。
其中,跳dàng兵16800人,奇兵16800人,弓兵16800人,弩兵16800人,重灌陌刀兵11200人。輕騎兵22400人,重灌騎兵11200人。”
對於這樣的編制陳克復閉目沉思了一下,搖了搖頭道“於將軍七軍四十九營的編制很合我意,只是這如此一來兵馬卻超標了,人數達到了十四萬,而我們卻只有十二萬兩千人,超了一萬八千人馬,這可不是個小數字。而且,按這個編制法,那麼其中的重灌步兵和重灌騎兵數量都各將達到一萬一千二百人。重灌步兵和重灌騎兵那是我們軍中的王牌部隊,對於這兩支兵馬的威力大家也都明白,只是他們的裝備和戰士的要求卻太高,現在我們一共也有六千重步兵、四千重騎兵,連一半數目都答不到。”
重步兵和重騎兵,這兩支部隊的戰鬥力那是很變態的,對於這樣的部隊,陳克復當然是想擴大,不過戰鬥力高必然要求也高。兩支部隊的鎧甲就相當變態,陳克復當初留守遼東時就已經有了五千甲騎具裝和三千重步兵甲。現在他手上還有一千重騎兵甲,可是這重步兵甲卻是一直缺貨,一個多月全力開工打造,到現在也不過是打造了三千來套鎧甲,剛好湊齊了六千重步兵。
而且重步兵的陌刀也同樣是個難事,他如今手中的陌刀包括當初用斬馬劍改造的那三千把,也不過是六千來把。要想讓重步兵擴充到一萬一千二百人,光是重步兵甲和陌刀就得軍中所有工匠打造上兩個月時間。更何況,要打造出一支一流的重步兵,光有武器鎧甲還是次要的,還得有最健壯勇猛的戰士才行。
“我看這樣吧,重灌步兵陌刀隊和甲騎具裝重騎兵部隊不要四十九營都編齊。這兩個強大的兵種,我們七軍,只由各軍中軍營配置。如此一來,七個中軍營有重騎兵共兩千八百人,重步兵兩千八百人。各營減掉的數字,和陛下許可的數字正好相當。”
這樣一改,除中軍營依然為四千人外,其餘各營卻等於每營剩下一千六百人,一千二步兵,四百騎兵。
大家覺得這樣改都還不錯,不過有人不同意了。重騎兵旅郭孝恪和重步兵旅的李世民兩人差不多同時站起來開口道“大帥,不可!”
他們兩人分別擔任東北軍中的兩支王牌部隊,重步兵旅和重騎兵旅的旅長。雖然如今表面上這兩支部隊都只是預備役部隊,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這兩支部隊才是整個軍中的王牌嫡系部隊。
如今於欽明和大帥等人商議來商議去,結果卻把他們掌握的部隊給折分了,這讓兩人可如何願意。把部隊都給拆分了,部隊都沒了,他們還到哪當旅長去。
“大帥,重步兵旅和重騎兵旅那是我們手中最精銳的王牌部隊,這是我們最有戰鬥力的部隊。現在如果把他們的拆分了,那還如何保持戰鬥力啊?重騎兵和重步兵靠的就是那股銳氣和衝撞力,如果都分成了四百人的小隊,如何還保持的了戰鬥力?”
他們的話中也確實有為戰鬥力的問題考慮,不過陳克復卻也明白他們心裡更多的是sī心。笑了笑後道“你們說的也有道理,行營七軍,本帥將自領一軍,中軍將由本帥親領。所以本將中軍七個營將不再按普通配置,我打算在七個營中,組建一個重騎兵營,人數四千。兩個輕騎兵營共四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