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部分

“英山城的情況我瞭解,我曾經偵察過。城裡駐著敵人四十七師一個主力團,還有二十三個民團。敵師長上官雲相我也瞭解,他狡猾得很,早有準備不是輕易對付的。且部隊裝備精良、工事堅固、碉堡林立、火力猛烈。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冒險打攻堅戰,是以我之弱攻敵之強,必然造成重大傷亡,對紅軍很不利!”

“哪有打仗不傷亡的?怕傷亡就不要打仗了。只要打下英山,有些傷亡又怕什麼!政治影響比部分傷亡更重要呀!”有人不耐煩地說。

“不對!不必要的傷亡決不是紅軍的目的。打下一個無用的英山城,難道要我們的紅軍戰士用鮮血來換麼?七里坪的教訓我們不能忘呀!”徐海東據理力爭。

“但是,我們也確實有可能、也需要打下個城市,解決一下物資藥品匱乏的困難啊!”省委的一個領導沉默了好半天說。

“那也不一定非要打英山,去以卵擊石呀!可以攻打另外的城市嘛!”徐海東緩和下來說。

“打哪個城市?你說可以打哪個城市?”會場上的氣氛有些活躍,馬上有人跟著問。

參加會議的省委委員們,再次把希望的目光投向這位智勇雙全、值得信任的紅軍軍長身上。

徐海東和挨著他坐的吳煥先交換了一下目光,吳煥先會意地點了點頭。

徐海東站起身,清了清嗓子,不慌不忙地說:“我和吳煥先政委商量過。要是攻打城市,也必然避重就輕、出其不意。根據我們得到的情報,太湖城內現在兵力空虛,沒有敵人的正規部隊,只有幾個民團把守,沒有堅固的工事,也沒有什麼防備。因為太湖深入敵人後方,距離我們的游擊區較遠,敵人也不可能想到我們傳動產打太湖。”徐海東說到這裡,停了停,看大家都聚精會神地聽他講話,有的人還不時點頭稱讚。

他繼續說:“太湖縣城距安徽省府安慶較近,它是安慶的大門,從前是一個府,物資豐富。如果打下太湖,不管是物資上,還是政治影響上,都比英山重要。所以……”徐海東最後斬釘截鐵地高聲說道,“奔襲太湖!”

會場上沉悶的氣氛完全沒有了,委員們暢所欲言,議論紛紛。

“這個主意不錯,打太湖比打英山好!”

“這不是捨近求遠嗎?”

“奔襲太湖,打他個措手不及,比打英山有把握取勝!”

“太湖周圍的敵人也少,敵人增援也較困難!”有人看著地圖說。

……

經過反覆討論,最後省委會議形成一致意見:同意徐海東提出的作戰方案——奔襲太湖。

9 月3 日中午。英山東北的楊柳灣。

秋日的中午,天晴氣爽。樹葉在微風的吹拂下,唰唰作響。

軍部通知,各連隊五點鐘前吃完晚飯,準備出發。

炊煙四起,飯香四溢,一縷縷青煙升向空中。

黨團支部會,紅軍士兵委員會,紛紛在大樹底下的蔭涼處,熱烈地召開著,深入進行政治動員,抓緊作好戰前的一切準備工作。

徐海東精神抖擻,手提馬鞭,信步在各連隊之間,看看有什麼問題。

戰士們說:“沒什麼問題,趕快與敵人打吧!我們手都癢癢啦!”

“仗是有你們打的!但現在你們要準備先走路,走很遠很遠的路!”徐海東微笑著說。

“走路!英山這才幾十裡,不怕走!”

“不是打英山,是奔襲攻打太湖!”

3 日17時。夕陽西下,秋風習習。紅二十五軍全體指戰員,各個精神煥發,信心百倍,排成整齊的四路縱隊,在軍長徐海東、政委吳煥先的率領下,從楊柳溝按時出發,向太湖方向挺進。

只聽刷刷刷的急行軍腳步聲,輕敏而又實在,紅二十五軍走進越來越濃的夜色。

秋日的大別山之夜,四周靜寂,月朗星疏。田裡的晚稻還沒收割,搖曳生姿。螢火蟲在空中飛來飛去,隨著隊伍走,與夜選擇紅軍做伴。

“哎!為什麼放著近處的英山不打,卻要跑兩百多里路去打太湖,這不划算呀!人走得多累呀!”有戰士嘀咕。

“戰士就要服從命令。不打英山自有不打它的道理。你懂什麼?我想啦!咱們的老虎軍長這回是放長線釣大魚。英山這條魚沒太湖大。”一個扛著機槍的戰士說。

“大魚小魚,只要是魚就要釣。我是寧願打仗,衝他個人仰馬翻,最不喜歡夜行軍,緊張、疲倦!到了那裡,我們已被累垮了,還打什麼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