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部分

創造的視角去生活。正如我的老同事羅伯特·弗裡茨(Robert Fritz)所說:

縱觀歷史,幾乎每個文化中都有藝術、音樂、舞蹈、建築、詩歌、故事和雕塑。對創造的渴望不為信仰、國籍、宗教、教育背景或時代所侷限。這種渴望和衝動我們每個人都有……(它)不侷限在藝術界,而是遍佈生命的各個角落,從平凡世俗到深奧高雅。4

當自我超越成為一項修煉,成為我們生活的組成部分時,它包括了兩方面行動。首先,它不斷澄清什麼對我們是重要的。我們經常花太多時間,應付我們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問題,以至於忘記了,我們原來是為什麼來到這條道路上的。結果,關於什麼對我們是真正重要的東西,我們卻只有一種模糊的,甚至是不準確的認識。

其次,它還包括不斷地學習如何更清晰地觀察現實。我們都知道,有些人之所以陷在毫無裨益的關係糾葛裡不能自拔,是因為他們總裝出一切都正常的樣子。比如,在我們參加的商務會議上,每個人都說 “我們一切都在按計劃正常進行”。而認真研究後會發現,情況恰恰相反。在朝著既定目標前進的過程中,瞭解你現在在哪兒,是件至關重要的事。

把願景(我們想要的)和清晰的現實影象(我們現在相對於願景所處的位置)並列在一起,就產生了我們所謂的“創造性張力”,即把兩者拉到一起的力量,它是張力尋求釋放的自然傾向。自我超越的精義,就是學習如何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斷生髮和保持創造性張力。

在這裡,“學習”指的不是獲取更多資訊,而是拓展實現我們生活中真正渴望的成果的能力。這是終身的生成性學習。而如果沒有各級員工在實踐中進行這種學習,就不會有學習型組織。

很遺憾的是,“超越”(mastery)一詞,帶有對人或物進行支配和控制的含義。但其實它也可以表達一種特殊的精通和熟練。比如,一位技術精湛的手藝人,不是控制陶器或編織品。而手藝人的技巧,會讓作坊生產出最好的陶器或編織品。類似的是,自我超越是指在生活的每個方面,包括個人和職業等方面,都有一種特殊的精通和熟練。

有高度自我超越修煉水平的人,都具備幾個基本特徵。他們的願景和目標背後,都有一種特別的目的和使命感。對他們來說,願景是一種召喚,而不僅僅是一個好想法。他們把“現實”看成盟友,而不是敵人;他們學會了如何觀察和運用變革的力量,而不是抵制這種力量;他們有深入探究的好奇心,致力於不斷改進、不斷提高觀察現實的準確性。他們感到自己與其他人、與生命本身,都有一種溝通。但與此同時,他們不會抹殺自己的特點。他們感到自己好像是更大的創造過程的一部分。他們可以影響這一過程,但不能單獨控制它。

有高度自我超越修煉水平的人,總是生活在不斷學習的狀態中,修煉永無止境。有時候用語言描述,比如“自我超越”這個詞,容易引起誤解,好像事情必有確定性,黑白分明。但是,自我超越不是你能夠擁有的。它是個過程,是一項終身的修煉。自我超越水平高的人,非常瞭解自己的無知、無能以及需要改進的地方。同時,他們又有深深的自信。這矛盾嗎?只有不能理解“行程本身就是回報”的人,才會覺得矛盾。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8章 自我超越(3)

在漢諾瓦,奧布賴恩曾說過“高階的成熟”,它是指建立和保持深層價值,承諾對目標而不是對個人的投入,開放思想,鍛鍊自由意志力,並且,不斷努力準確洞察現實的圖景。他認為,這類人還能夠推遲獲取滿足感,因此他們能想人之所不能想,樹立別人所忽視的目標,甚至考慮“他們的決定對未來數代人的影響”。有趣的是,作為對10年之後“情商”流行的預示,他指出了現代社會對人的發展所作出的承諾有哪些不足:

不管出於什麼原因,我們沒有像追求對體能和智慧開發那樣,努力地追求情感開發。這是非常不幸的事。因為,完整的情感開發,對於挖掘我們的全部潛力來說,是最有效的槓桿。5

“我們為什麼需要它”

奧布賴恩還說到:“人的全面發展,是我們企業實現卓越目標的基本要素。”人們曾經認為,商業和市場對道德的要求比其他領域要低,而“我們相信,在生命的更高尚美德與經濟成就之間,沒有根本的非此即彼、權衡取捨的關係。我們相信,我們能夠兩者兼而有之。實際上,我們認為從長遠看,我們越成功地實踐生命的更高尚的美德,就會實現越大的經濟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