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作風頑強、所向披靡、驍勇善戰的部隊。1945年4月,崔可夫揮軍進入柏林,30日希特勒畏罪自殺,5月2日,柏林城防司令魏德林來到崔可夫的指揮所,簽署了投降令。1945年5月9日,德軍最高統帥部代表凱特爾元帥、什圖姆普弗上將、弗雷德堡海軍上將在無條件投降書上籤上了各自的名字。崔可夫作為歷史見證人,叄加了德國無條件投降的簽字儀式。5月9日這一天,被確定為蘇聯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日”,莫斯科紅場的1000門禮炮齊嗚30響以示厭賀。曠日持久的蘇德戰爭終於落下了龐大的戰幕。
崔可夫及其指揮的蘇軍部隊,從斯大林格勒到柏林,經過艱難的征戰,最後贏得了徹底的勝利。崔可夫以自己出色的指揮才能,為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寶貴的貢獻。為此,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決定授予崔可夫“蘇聯英雄”稱號,向他頒發“金星勳章”,使他成為在此次戰爭中98名兩獲此項殊榮的功臣之一。而崔可夫所統率的近衛第8集團軍也一同成為一支偉大的英雄部隊,有233人榮獲“蘇聯雄”稱號,十餘萬人次獲得各種勳章和獎章,145個作戰單位獲得集體勳章。
德國投降後,蘇、美、英、法四國在德國成立了由各國佔領區總司令組成的盟國管制委員會,對德國實行暫時的管制。1945年6月10日,駐德蘇軍部隊統編為蘇駐德佔領軍叢集,朱可夫元帥出任總司令,崔可夫上將任副總司令。11月,索科洛夫斯基元帥接替了朱可夫的職務,崔可夫升任第一副總司令。1949年3月,崔可夫上將繼任蘇駐德佔領軍叢集總司令,兼任駐德軍管局總指揮官。1953年5月28日,蘇聯政府取消了對德管制委員會,崔可夫被調回國,擔任基輔軍區司令。1955年,時年55歲的崔可夫獲晉元帥軍階。1960年4月,崔可夫調任國防部副部長兼陸軍總司令。同年7月,兼任蘇聯民防司令。成為蘇聯武裝力量的高層中堅人物。
崔可夫勤於筆耕,以自己豐富的人生經歷和非凡的軍事指揮生涯,撰寫了《在戰火中錘鍊青春》和《在華使命》兩部回憶錄。
出版了《集體英雄主義的集團軍》、《斯大林格勒∶經驗與教訓》、《戰火中的180天》、《空前的功績》、《從斯大林格勒到柏林》、《斯大林格勒近衛軍西進》、《在烏克蘭的戰鬥》、《本世紀之戰》等八部很有份量的戰史著作。
1982年3月18日,戎馬一生的崔可夫元帥逝世,享年82歲。與世紀同齡的崔可夫元帥是勇於創新的戰術家和技藝高超的戰役指揮官。他在自己漫長的軍事生涯中,以其大膽的獨創精神屢建戰功。他是位軍事家,但不是一個外交家,他四度出使中國,秉承政府的意志,對中國有許多誤解。9枚列寧勳章、1枚十月革命勳章、4枚紅旗勳章、3枚一級蘇沃洛夫勳章、1枚紅星勳章以及無數枚其他獎章和外國勳章,將他永遠載入軍事家行列。
正文
譯者的話
本書作者B·A·崔可夫(1900—1982)是蘇聯軍事家、蘇聯元帥、兩次蘇聯英雄。1918年參加蘇軍,畢業於莫斯科軍事教官訓練班、伏龍芝軍事學院等。1929—1932年任紅旗遠東特別集團軍司令部處長。1938年任步兵第五軍軍長和第四集團軍司令員,指揮集團軍參加了白俄羅斯西部的解放進軍。蘇芬戰爭中任第九集團軍司令。1940年12月至1942年3月任駐華武官、軍事總顧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蘇聯衛國戰爭期間,先後在斯大林格勒方面軍、頓河方面軍、西南方面軍、烏克蘭第三方面軍和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內任職,從1942年5月起,曾任預備隊第一集團軍司令員、第64集團軍戰役群司令、第62集團軍(1943年改稱近衛第8集團軍)司令員,參加了許多著名的戰役,特別是率部從斯大林格勒一直打到柏林,戰功卓著,他的部隊先後17次受到最高統帥部通令嘉獎,他本人兩次被授予蘇聯英雄稱號。
戰後,他先後任蘇軍駐德軍隊叢集副司令、第一副總司令、總司令,併兼任蘇駐德軍管局總指揮和對德管制委員會主席。1953年任基輔軍區司令。1960年任國防部副部長兼陸軍總司令,1961年兼蘇聯民防司令。1972年任蘇聯國防部總監。從1952年起為蘇共中央候補委員,1961年起為中央委員。著有《集體英雄主義的集團軍》、《戰火中的180天》、《本世紀之戰》、《第三帝國的末日》、《時代的檔案》等書。
作者在這本戰爭回憶錄中,以親身的經歷、大量的歷史資料和目擊者提供的情況,具體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