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弱勢群體打破弱勢的表現,仗劍江湖,快意恩仇,多爽啊!但這是很低層面的東西,社會是複雜的,俠客的行為無法在根本上解決問題,你殺了一個壞人,明天可能還會繼續出現壞人。”
“因為你沒有能夠把俠義的精神灌溉到底,你是俠之小者,只能為友為鄰。所以我寫武俠,希望能寫一些真正為國為民的俠之大者,四大名捕這個系列,就是我認定的比較現實的江湖體系,當然並不明確,為了製造矛盾衝突,很多地方寫得比較生澀。”
“這一本《射鵰英雄傳》,我希望能從最基本的地方著手,描寫一個少年,是如何一步一步找到大俠的定位,如何毅然投身報國,真的去做一個為國為民的大俠……”
一番長話說下來,張譚自己都說得激動起來,熱血沸騰了。忽悠人的最高境界,就是不管別人信不信,反正自己信了。
當然,這也的確是他的心裡話,真正的大俠,就應該是為國為名、義薄雲天、忠人之事。縱觀武俠大家中,唯有金庸把大俠給寫活了寫真了。
第112章 羊城晚報
一番對“大俠”的高談闊論,把劉記者給差點整頭暈了。
從一開始,張譚就就沒有絲毫低調,刻意裝出青少年的稚嫩,能寫出四大名捕和射鵰這樣的故事,說是個青澀少年,別人也不會信,乾脆就撕開偽裝,直接表現成熟好了。
反正理論上,十六週歲的年紀,早熟一點跟大人沒區別。
別人十四歲生小孩的都有。
張譚他們橋安社群,就有這樣的例子,一個十四歲的男孩,結婚生子了。
在農村,十七八歲結婚生子的,不要太多。書念不好,工作又找不到,整天在家裡遊手好閒,父母乾脆就幫著娶媳婦,早點生孩子。生完孩子,也算是完成了一樁傳宗接代的大事,以後想幹嘛,父母也不太過問了,抓緊培養孫子才是正理。
所以說他這個年紀,表現的妖孽一點,並沒太多值得大驚小怪的地方。
不會驚動黨中央,把他抓去當小白鼠研究。
侃完了大俠,採訪也結束了。
時間差不多到了中午。
張譚做東,請劉記者去鎮南大酒店搓了一頓,多喝了幾瓶啤酒。一頓飯吃過,帶著一些酒意的劉記者,滿嘴保證,讓張譚放心,採訪稿他知道該怎麼寫。
就這樣。
劉記者心滿意足的坐車走了。
送走了記者,李豔並沒走,她找張譚還有點事。
“張譚,你跟《今古傳奇》那邊的連載是怎麼定的?”
張譚隨意的說:“你說連載啊,一期一篇六萬字,怎麼了?”
“《今古傳奇》已經改版了半月刊你知道嗎?”
“當然知道。”張譚笑了笑,“說起來,《今古傳奇·武俠版》的改版,還多虧了我呢,沒有四大名捕,雜誌要火起來沒這麼快。對,李姐忽然問這個幹什麼?”
李豔回答說:“我想跟你說,可能需要改一改連載的方式了,你也知道,《射鵰英雄傳》已經印刷了,馬上就能上架銷售。一個月出一冊的話,一冊只有十五萬字,但你在雜誌上一個月就連載了十二萬字,幾乎同步,這對實體書的銷售衝擊很大。”
張譚眉頭一挑,這個他倒是沒注意:“說的對,連載太多,對實體書衝擊有點大。不過我都跟雜誌社那邊說好了連載,八月上期都已經開始連載了,不好反悔啊。”
“也不用反悔,原本半月連載一次,現在改為一個月連載一次就好了,正好放出一部分,吸引了讀者的胃口,還能促使他們去購買實體書。”
“那行,我去跟王從倫說說,將連載改為一個月一連載,或者一次連載三萬字。”
在雜誌連載和實體書銷售兩者中,張譚當然站在實體書銷售這邊,連載的稿費是死的,但實體書卻賣得多賺得多。
這筆帳小學生都會算。
而且張譚現在已經小有名氣,可以直接走實體書路線了。現在連載,僅僅是一個擴大知名度的作用,等《射鵰英雄傳》火了,連載或是不連載,就沒多少區別了。
當下張譚就打電話給王從倫,跟對方商議了一下。
隨後王從倫決定依然每期都連載《射鵰英雄傳》,但將每期的字數從六萬字,降低到三萬字。這樣一來,《射鵰》起碼要在《今古傳奇·武俠版》連載一年多時間。
“說實話,我真沒想到你只給我們雜誌寫了一年不到的小說,就寫出來這麼大的成就,現在只要《射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