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美國眾議院批准成立法律顧問小組調查議長金裡
奇的違紀行為,其中之一是這位佐治亞州共和黨人與新聞媒體巨頭魯珀特·默
多克的新聞公司擁有的一家公司達成的這個出版交易,有試圖“利用”其職
務之便牟取“個人利益”之嫌。
1996年
3月默多克宣佈將在年底總統大選期間,免費讓克林頓和多爾在
自己的福克斯電視網發表意見,引起各界強烈反響。
80年代中期,默多克開始與戈爾巴喬夫接觸,併為戈氏出版了《新思維》
一書的英文版。蘇聯劇變後,默多克公開為之稱快,宣稱這是:“新聞自由
的勝利”。目前他已經在俄羅斯、羅馬尼亞和匈牙利等國開設了辦事處,以
圖日後進一步發展。
的勝利”。目前他已經在俄羅斯、羅馬尼亞和匈牙利等國開設了辦事處,以
圖日後進一步發展。
自
1992年大選以來的四年中,保守黨由於在地方補選中一再失利,它在
下議院的多數黨地位逐漸萎縮,早已風光不再。1997年
1月以來,保守黨就
已在充當少數黨的邊緣上徘徊了。先是
1月
16日一個保守黨議員去世,保守
黨以一票之差成了少數黨;好不容易到了
1月
20日,保守黨靠一個工黨議員
病逝才與工黨在下議院扳成平局。2月
27日,一向為保守黨盤據的英格蘭西
北部的南威勒爾選區舉行補缺選舉,人們認為這次補選結果將是大選之前的
一次最有估量價值的民意測驗。結果是工黨候選人查普曼奪得議席,保守黨
慘敗。因而在下議院
651個議席中,保守黨佔
322席,反對黨佔
324席。
當少數黨的滋味可不好受。且不說備受報界和反對黨的椰榆,還因為只
要提出的議案不獲透過,反對黨就可以立即在議會提出對政府的不信任動
議,因此每日如坐針氈,這種狀況迫使梅傑政府提前大選。英國政壇出現一
種奇特現象:英國的經濟表現不錯,民心卻思變,媒體也倒向工黨,看來梅
傑也只能來個哀兵之戰了。
1997年
3月
17日中午,英國首相梅傑在唐寧街首相府前向記者宣佈:
大選定於
5月
1日舉行。梅傑面露笑容,輕鬆自若。對於大選,他的看法是,
“還可以贏,我們會贏”。
然而兩個小時後,他輕車簡從,到離倫敦不遠的盧順區進行“訪問”。
盧順區是保守黨
70個“危險區”之一,必須要守住。幾乎在同一時間,工黨
領袖布萊爾匆匆趕往格洛斯特,這是工黨的一個關鍵性的“危險區”,工黨
要贏得漂亮,必須拿下它。雖然正式競選要到復活節假期後才開始,然而大
選之戰已經展開。從此時起到投票日的
6個星期,是
1918年以來英國大選史
上最長的一次競選活動,很可能也將成為英國最不文明的一場大選。大選的
日期之所以決定最遲必須在
5月
21日前舉行,保守黨自有其如意算盤,認為
當人們嚐到經濟好景的果實時,自然會重投保守黨的懷抱。然而,儘管“好
日子”已經來了,人們還是不領情。各項民意測驗顯示,工黨依然遙遙領先
25個百分點左右。保守黨的謀士絞盡腦汁,終於又想出一招,用馬拉松式的
竟選運動來“暴露”工黨的弱點。保守黨想以他們的雄厚財力、發動輿論界
的老朋友,使人們相信“新工黨,新危險”。梅傑也滿懷信心,認為憑他的
豐富經驗,將能在電視上擊敗剛過不惑之年的布萊爾。他向布萊爾提出挑戰:
兩人在電視上就有關國計民生進行兩至三場的公開辯論。
大選的主題是經濟、歐洲聯盟和憲制問題,竟選運動自然也應該以這三
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