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那時###全家五口人,擁擠在一間二十多平方米的屋子裡,過了兩三年。1972年,###出任中共甘肅省委書記、甘肅省“革命委員會”副主任。從1977年6月17日起,###成為甘肅的“一號人物”。

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發表之後,###在甘肅便注意到這篇不同凡響的文章。接著,他又注意到《馬克思主義的一個最基本的原則》一文。在###的提議下,甘肅接連開了兩個座談會:先是在6月25日由中共甘肅省委召開甘肅省理論工作座談會。接著,在6月27日,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和《甘肅日報》在蘭州聯合召開“真理標準”座談會。

也就是說,中國省級第一個“真理標準”座談會,是在甘肅召開的。

後來,###成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與他在“真理標準”大討論中旗幟鮮明有很大的關係……

。。

1978:中國命運大轉折(6)

在北京的大量採訪,使我獲得許多第一手資料,使《1978:中國命運大轉折》有了紮實的基礎。

《1978:中國命運大轉折》完成之後,香港版迅即出版,書名改為《從華國鋒到鄧小平》。

與此同時,這部長篇準備出內地版。

由於這部長篇屬重大題材,必須報請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出版前花費很長時間辦理逐級審批手續。

經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審讀、國家新聞出版署同意,此書得以在1998年初,由廣州出版社出版。

這本書的封面上印著:“謹以本書獻給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二十週年。”

《1978:中國命運大轉折》出版後,我忽然接到中共上海黨史研究室一位朋友的電話,告訴我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主辦的《中###史研究》雜誌發表長篇文章,對《1978:中國命運大轉折》進行評論。我沒有訂《中###史研究》雜誌。那位朋友便送我一冊。

《中###史研究》雜誌的評論上萬字。評論指出:《1978:中國命運大轉折》是葉永烈黨史紀實文學系列作品中比較好的一部,也是同類題材作品中比較好的一部。第章上海的海也很深

溫馨的上海(1)

雖說我是上海的“北京作家”,奔走於北京的衚衕和四合院,其實我也穿行於上海的弄堂和高樓,尋訪諸多歷史老人。我寫作關於中國共產黨誕生歷程的紀實長篇《紅色的起點》時,很多采訪是在上海進行,因為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我寫作《“四人幫”興亡》,很多采訪也是在上海進行,因為“四人幫”又稱“###”。

自從1963年從北京大學畢業分配到上海工作,上海就成為我寫作、生活的基地。

上海是一座充滿商業氣息的城市。中西文化在這裡交融。作為南方人,作為在海濱長大的我,完全融合到這個海派文化的大本營。我愛上海。正因為這樣,我寧可一次次前往北京採訪,卻始終把根據地紮在上海。

溫馨之中,夾帶著潮潤,上海盛夏的夜風輕輕地推開窗簾、輕輕地吹拂著……

家住高樓,而視窗又朝著東南,對於晝夜有著特別明顯的感覺。夏日的清早,才五時多,耀眼金色的朝陽,已經把光芒射進我家。到了傍晚,一輪夕陽西下,窗外開闊的天空從橙色轉成淡灰。灰色不斷加重,一幢幢高樓的輪廓變得模糊。窗外終於變成一片濃,五顏六色的霓虹燈閃爍。我家正處十字路口。俯瞰窗下的馬路,車如長河,喧囂不已。遙望遠處,長長的黃浦江上的大橋亮起一串串明燈,像一條銀色的項鍊掛在夜上海的前胸。

我的諸多夜晚,在書房中度過。特別是在趕寫長篇的時候,往往夜以繼日。書房裡耀如白晝,我的十指在電腦的鍵盤上飛舞。

我也休閒。我喜歡與妻下樓,在夜色中漫步。我家樓下,就是一家一千多平方米的大飯店,燈光一片雪亮。前後左右,二十多家酒家、燒烤店、火鍋城、小吃鋪、泡沫紅茶店、肯德基,組成“吃的連鎖”。與二三朋友在餐館小聚,邊吃邊聊。我喜歡雅靜的所在。一家餐館老闆為了招徠顧客,在店堂裡搭了丁字臺,時裝表演隊的小姐們在臺上款款而行,音樂聲震耳欲聾,我反而從不光顧。

夜色中的人行道,變得擁堵不堪。彩色地磚被各種各樣的地攤覆蓋,賣“毛栗子”(上海話,即鮮荔枝)、手機皮套、長筒絲襪、沙灘褲的喊聲響成一片。我最愛去的是盜版書攤。林林總總的盜版書裝滿“黃魚車”(上海話,即三輪車)。據說“黃魚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