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7部分

吟也看出了,伯芳並不是故意隱瞞。

伯芳當時就跪倒在地:“請師父收下我。”

袁鳳吟先扶了伯芳起來,伯芳這才道出了其中緣由。

原來這孩子也是從小習拳,族裡請了文武家教,其餘幾個叔伯兄弟都從文,就他好武。學得是正宗的少林底子。小孩子都愛鬧,時常跟穆民的孩子幹架。

穆民有個特點,自強不屈,但是服強。要是有人欺負了他們,或者能忍一次兩次,再若欺負那就沒完沒了了。他們也知道,斬草不除根,永無寧日。你讓我永無寧日,不如我先斷了你的念想。所以一直一來各地起義,都有穆民舉事,真是被欺負得受不了了。賦稅那麼多,還要受窩囊氣,吃不上飯了誰還給你交稅。

但是就地面上,他們卻非常崇敬強者,有功夫好的,人家真尊敬,從不下暗手報復。這也是他們一種崇尚的尚武尚德的精神。

咱們明面上比,我若輸了我就輸了,服氣,不鬧事。我若刻意忍讓,我讓了就讓了,回頭不張揚。隱忍堅韌,自強不息。

所以孩子打架,大人真不管,打就打唄,打不過就練武。大人也是這樣,也老打,但都是明面上打,不開乾的時間街上碰見還是打碰頭過,都喝一條喝裡的水,沒什麼。

張伯芳兄弟打不過人家,人家能摔善打。後來長伯芳兄弟又學少林拳,什麼大紅小紅金剛羅漢,勉強得意了一陣。可隨著年紀增長,人家查拳結束,改練**捶了。張伯芳兄弟是徹底不行了,動手就是重傷,甚至慘不忍睹。

………【第四十九章 閉封五行雷音生】………

張伯芳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