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陷入苦悶。八月十一日,在瀋陽東四十里的靉雞堡憂憤而死。

【點評】

《左傳》說:“君以此始,必以此終。”努爾哈赤以兵馬起家稱汗,又以兵敗寧遠身死,這是歷史上的偶然,還是歷史上的必然?

瑕不掩瑜。清太祖努爾哈赤雖然在晚年有過一次失誤,犯過一些錯誤,但他仍不失為一位傑出的歷史人物。他把女真社會生產力發展所造成的各部統一與社會改革的需要加以指明,把女真人對明朝專制統治者實行民族壓迫的不滿情緒加以集中,並擔負起滿足這些社會需要發起者的責任。在將上述的各種社會需要和願望轉變為現實的過程中,他能夠剛毅沉著、豁達機智、知人善任、賞罰分明,組成堅強穩定的領導群體。在征戰的過程中,不四面樹敵,更沒有四面出擊,而是佯順明朝、結好朝鮮、籠絡蒙古、用兵海西。對海西女真各部又採取遠交近攻、聯大滅小、先弱後強、各個吞併的策略,進而形勢坐大,黃袍稱朕,揮師西進,遷都瀋陽。他透過建立八旗和創制滿文,以物質和精神兩條紐帶去組織、協調、聚集、激發女真的社會活力,實現歷史賦予女真各部統一與社會改革的任務,併為大清帝國的建立奠下了基石。

第二章 大清奠基工程的完成者皇太極

皇太極為努爾哈赤第八子,在努爾哈赤死後登上汗位,是清朝繼努爾哈赤之後又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皇太極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當時中國的土地上有四顆耀眼的明星:一顆是清太宗皇太極,一顆是明崇禎帝朱由檢,一顆是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再一顆是蒙古察哈爾部林丹汗。這四個人,各代表自己民族或社會集團的利益,參與了那場空前慘烈而又可歌可泣的政治角逐。最後的結局是:林丹汗敗死青海打草灘,時年四十三歲;崇禎帝自縊煤山,時年三十四歲;李自成只在北京紫禁城做了一天皇帝,最後敗死九宮山,時年四十歲。林丹汗、崇禎帝、李自成的基業,最後都歸了皇太極和他的子孫們。

皇太極成為這場空前政治角逐的最大贏家,並非偶然,不論是文治還是武功,顯然都要比對手技高一籌。

一、自古英雄多磨難

皇太極出生那年,父親努爾哈赤三十四歲,生母那拉氏十八歲。他的生母是葉赫部貝勒揚佳努的愛女,名孟古,稱孟古格格。孟古格格十四歲嫁給努爾哈赤,二十九歲撒手人寰,十二歲時皇太極便失去母愛。

皇太極的母親在很大程度上是心情抑鬱致死。她從結婚到患病、去世,建州同葉赫部一直敵對。古勒山一戰,孟古的堂兄布齋貝勒,因戰馬在廝殺中被木墩絆倒,死於非命。努爾哈赤命令將布齋的遺體劈作兩段,將其一半送還。從此建州與葉赫結下了不共戴天之仇。孟古病危時,要求見生母一面,努爾哈赤派人去葉赫迎接,但遭到葉赫貝勒的拒絕,孟古抱憾九泉。

皇太極少年喪母,又沒有同母的兄弟姐妹,可說是孤苦伶仃。而他的家庭,卻是一個大家族。他有十五位同父異母的兄弟,親兄弟的子侄多達一百四五十人,他的七位同父異母的兄長由五位福晉所生,這五位福晉都是建州人,唯有其生母是葉赫部,並且葉赫又同建州結下了血海深仇,這種家庭環境,對皇太極少年時代的成長產生了重大影響。

首先,皇太極的外公為女真族著名領袖,生母孟古格格是一位聰明靈秀的姑娘,受遺傳的影響,皇太極聰明過人。而其他兄弟的外公,除多爾袞的外公以外,都名不見經傳,這個背景給皇太極增強了政治上的信心。

其次,少年喪母,使他在生活中遇到許多的艱難困苦,這磨鍊了他獨立的性格和頑強的意志。

再次,沒有母親愛護,沒有同母兄弟姐妹,格外勢孤力單的狀況又養成了他慎言少語的性格,鍛鍊了他溝通與協調的能力。

最後,皇太極因舅父與建州有世仇,長期冤冤相報,使他在家族中處於不利地位,促使他長於心計。

所有這些,都為皇太極後來的宏圖大業打下了深深的基礎。

二、精心謀劃,繼承汗位

滿族先人女真像許多其他遊牧民族一樣,汗位繼承沒有實行嫡長制。努爾哈赤身後的帝位由誰來繼承,當時沒有一個制度。努爾哈赤生前為鞏固權位,先幽死胞弟舒爾哈齊,又殺死長子褚英。努爾哈赤晚年沒有指定繼承人,而是宣佈《汗諭》:實行八和碩貝勒共議推舉新汗和廢黜大汗的制度。

由此,努爾哈赤死後,屍骨未寒,汗位之爭已非常慘烈。當時的形勢是:在諸貝勒中,以四大貝勒的權勢最大,地位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