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0部分

二是“牛眼衝激”雷達,它的原理也不復雜:目前最有效的吸波材料是受到電磁波的照射,才轉換成吸波狀態,這一轉換隻需要極短時間。但是如果一個電磁脈衝比這個轉換時間還要短,那麼吸波材料就不起作用了。問題是如此短的脈衝只能包含極低的能量,反射回去的發射波的能量就更低了,接收系統根本無法從背景噪聲中檢測出來。衝激雷達是雷達技術的重大突破,它能發射出功率巨大而又極其短促的電磁脈衝,接收裝置還極其靈敏,能把自身的噪聲降到極低,以便檢測出極其微弱的目標反射波。當然這套裝置也相當的笨重,但是能透過相控陣天線跟蹤2——4個目標。

情報顯示,美俄軍方為了檢驗這二款新穎雷達的效能,把十幾座昂貴的雷達租借給臺灣、印度、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軍方,以測試對付我軍的隱形小飛機的效果。這對殲——17、Z——17是很大的威脅。

我國的科研人員迎擊這一挑戰。首先找到的是壓制“衝激雷達”的方法,原理非常簡單,就是在蒙皮的內表面也刷上一層吸波塗料。當極為短促的雷達脈衝照射到蒙皮內表面的塗料,輕易地透射而過,因為它的極性尚未來得及完成轉換,同樣脈衝波也穿透了骨架上的塗料層,並且反射波也輕易地回過來透過了這層塗料,可是當反射波到達蒙皮內表面塗料層時,這層塗料的粒子極性已經完成了轉換,把微弱的回波吸收得一乾二淨。當然實施時還得解決一些問題,蒙皮的內塗層與骨架的距離是經過計算和測試的,有的地方只好在蒙皮內加一層材料塗塗料。飛機當然要增加成本,並且增加約100公斤的重量。

對付NVHF雷達,則採取了主動抑波技術。英國人曾經發明瞭一套主動抑波的抑制噪聲的裝置,在距離噪聲源一定距離的地方設定一套發聲裝置發出與噪聲頻率相同但是相位相反的聲波,兩者疊加後在這個方向上就沒有噪聲了。對殲——17來說,接收VHF電磁波後再輻射出相應的回波,這一過程是嚴格遵循物理定律的。研究人員在骨架前的一定距離設定了一根很細的天線,它首先接收到了雷達波,接收儀確定了波長和相位後,完全可以確定骨架輻射回波的波長,以及到達這根天線時的相位,於是發射機透過天線發射一個頻率相同,但相位相反的電磁波,如此一來在面向雷達方向,兩個波就疊加消失了。

科研人員以自己的知識和技術消解了這二個危機,殲——17和Z——17繼續是名副其實的隱形小飛機。當然機體本身也作了改進設計,提高了升阻比,最佳化了翼形,螺旋槳也改進了設計,以適應高空飛行,翼展加寬了半米。改進後的殲——17A,隱形效能進一步提高,關鍵是升限提高到了14000米,最大航程提高到4200公里。它的武器艙也作了改進,既可以放2枚雙導引頭的霹靂——15B近程空空導彈,也可以放1枚專門為它研製的C702H輕型反艦導彈,最大有效射程15千米。導彈直徑為220毫米,彈長2。5米,翼展450毫米。發射質量150千克,戰鬥部為高爆型,重量100千克。這完全是配合海軍參謀部為它研製的攻頂戰術,殲——17A隱蔽地飛到敵艦的上空14000米處,俯衝而下,C702H的紅外成象導引頭鎖定敵艦後,垂直地飛射而下,所以只需要很少的燃料,簡直像制導炸彈。100公斤的高爆炸藥當然還不能對大型戰艦造成嚴重傷害,但是可以把上層建築的大批雷達天線摧毀,如此一來這艘戰艦還有什麼戰鬥力呢?天線可沒法用裝甲板保護起來。殲——17A也是艦載型的。

Z——17也採用了這些技術提高隱形效能。Z——17H按照Z——2H的方式作了艦載型的改造,並改進了電動機,加大了轉速變化的範圍,升限提高到7000米,在白天也有很好的目視隱形效能。後來全部替換了Z——2H,成了一款隱形“海燕”。導彈護衛艇和反潛護衛艇都可以搭載這款隱形“海燕”。Z——17的另一款改進型Z——17A也加大了機體,可以搭載6名突擊隊員了,不過在白天難以目視隱形,而且不能為護衛艇搭載。

隱形戰機專案組最大的進展是研製成功了Y——17H隱形運輸機,它是殲——17T的改進型,略微擴大了骨架,它可以運載2。5噸的負載,或搭載22名全副武裝的戰士。最大航程為4500公里。只需200米的跑道就可以起降,因此可以在航母支援艦上起降。但是由於形體較大,在白晝是難以隱形的。在夜間即使是明月夜,目視隱形效果也是非常有效的。這是我軍突擊隊的又一款利器。

海航裝備的另一項重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