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8部分

セ髯刺��約毫⒓窗鴉鸝乩狀鍇謝豅PI模式。此時“猛禽”距蘇-27也只有54千米了。令他困惑的是那些蘇-27並未發射著名的AA-12導彈,他們的雷達至今也沒有發現導彈的蹤影。難道那些飛行員想搞近身格鬥嗎?令中校沮喪的是敵機在導彈啟動彈載雷達後,都不再作規避動作,而是筆直地迎著導彈飛行,同時又在急速降低高度。只有蘇-27能作此類高機動飛行動作,就是飛機軸線不變的情況下作升降或側飛。17千米的距離,AIM-120C只需要飛行12秒鐘,可是13秒後那24個目標還在他的雷達螢幕上閃爍,只有2個目標似乎急速地下降了片刻。48枚導彈的命中率幾乎為零,他的1/3遠端打擊力量完蛋了。此時他的機群與對方已經接近到40多千米了,他穩定了一下情緒,當機立斷命令再次發起導彈攻擊,仍然是夾擊。由於距離近了一半,2枚導彈的夾角大多了。於是又是48枚導彈疾速地向“蘇-27”機群奔去。

謝爾曼中校完全搞錯了。那24架敵機根本不是蘇-27,而是我軍的殲-6無人機。它們的任務主要也不是攻擊“猛禽”,而是要截獲F-22的電子資訊。臺軍的飛行員曾經在臺灣海峽上空上過一次當,誤把殲-6無人機當作蘇-27,但是他們沒有向美軍通報這件醜事。不過要騙美國佬也非易事,進行電磁偽裝還算是比較容易的,翼尖、機腹下安裝相應的角反射器,再經過仔細的測試調整就可以了。美軍還有一套“非應答敵我識別”系統,最早是用在F-14“雄貓”上的。它不僅根據雷達反射波的影象來辨別目標的機型,而且根據目標飛行的動作來辨別。同樣轉一個灣,F-16與蘇-27的動作差別就很大。那麼殲-6與蘇-27的差別豈不是更大,美國佬為什麼不能識別呢?原來那些殲-6無人機安裝了價值不菲的三軸變穩系統,可以模擬蘇-27的不少動作。翼尖的“內斜視”干擾器是剛研製成功的,7個掛架上不僅有干擾器、模擬蘇-27的機載雷達,更主要的是幾臺接收機,它們接收AN/APG77雷達在各種模式執行時的脈衝進行數字化處理後不僅記錄在磁帶上,而且透過“飛天”提供的高速資料鏈路傳送到總部的電子戰中心,供專家研究。只是翼尖下掛了2枚PL-12D紅外影像尋的格鬥導彈。

這些是無人機,地面操縱人員大膽地迎著“阿姆拉姆”飛了過去,他們根據掛載的雷達跟蹤到的導彈影象,仔細地調整翼尖發射器的引數,使得戰機偏在干擾形成的雷達反射面的一邊。那些導彈得到的影象被極化效應放大了15倍的尺度,例如殲-6的翼展只有9米,在阿姆拉姆的雷達影象上有130多米,導彈當然是往中心位置撞擊,並有近炸引信。只要戰機不在中心,導彈就會脫靶,而且強烈的電磁干擾會令近炸引信失效。這些都在自己的靶場上以國產導彈或繳獲的美製導彈作過試驗,但是實際效果如何是隻能透過實戰來驗證的。當然使用無人機付出的代價要小得多,儘管它們的改裝費用每架高達4千萬元,比起真正的殲-11可低多了,關鍵是飛行員不用冒風險。

無人機群中有4架是特殊的,是殲-6Z型的無人機。它們不像那些殲-6改裝的無人機,而是在研製殲-6Z時同步研製的無人駕駛型編號為殲-6W,兩者85%機體和裝備是相同的。後者沒有駕駛艙,換裝了高效能的資料鏈、遙控裝置和BW-2型三軸變穩系統。這次它們掛載了我軍研製的最新型的微波炮WB-1吊艙,抓住機會來驗證了。代價是高昂的,每架殲-6W連同掛載的裝置價值8千萬元呢,電子戰不僅是高科技之戰,也是燒錢的比鬥。

高功率微波武器是利用定向發射的高功率微波束毀壞敵方電子裝置和殺傷敵方作戰人員的一種定向能武器。其輻射頻率一般為1-30吉赫以上。它與鐳射武器的差別:它對目標的破壞是軟破壞,造成破壞效應所需的能量要小好幾個數量級;它射到目標的照射區遠比鐳射射束的光斑大,因此打擊範圍大,對跟蹤、瞄準的精度要求比較低;它能全天候作戰,受煙塵等戰場環境影響較小;此外,微波能穿過大於它波長的縫隙,對掩體內的人員和電子元件起殺傷和破壞作用。它的成本、使用、維護和保養費用都比鐳射武器低廉。

高功率微波武器的出現,把電子戰推向更深層次。其特點是攻擊性突出,範圍更廣、並能對裝置和人員造成不同程度的殺傷。其作戰效能與微波束的功率密度密切相關:0。01-1微瓦/平方厘米功率密度的微波束,能干擾在相應頻段上工作的雷達、通訊裝置和導航系統,使其無法正常工作;功率密度提高1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