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30毫米機炮、1具反戰車飛彈發射架、1具30毫米自動榴彈發射器、l挺7.62毫米同軸機槍和1挺5。45毫米前列機槍。機炮的最大有效射程4000公尺,配有860發穿甲彈和燃燒高爆彈。飛彈發射架可發射AT…4和AT…5型反戰車飛彈,車內裝有4枚飛彈。榴彈發射器可壓制1200公尺範圍內的目標,備彈551發。
改造主要是動力部分改裝2臺200千瓦的低速直流電機直接驅動2個主動輪;由於取消了減速器和動力分配裝置,BMD後置發動機的優點得以充分體現,乘員從後艙門進出很方便了,後頂蓋也不用開啟了。改裝了半導體空調裝置和半導體強制冷熱成象儀。經改裝後,戰鬥行程增加了一倍,載彈量也略有增加,車速也略有提高,高速行進時又無聲無熱。這款戰鬥全重全重仍為12。9噸的傘兵坦克-命名為BMD-M型,成了突擊部隊手中的利器。
總裝備部戰車研製部門的專家們從這幾個成功改裝的例項中深切地體會到金龍電池這一新發明對武器系統的巨大作用。他們除了繼續推進現有戰車的改裝設計外,全力投入了新型電動戰車的開發,一系列的電動裝甲偵察車、電動步兵戰車、電動裝甲輸送車和電動坦克搶修車等等在設計和試製。
“電甲蟲”微型步兵戰車8月27日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北約提出了微型步兵戰車的概念,並著手研製。其突出的特點是載員只有5人,可採用頂置機關炮的總體佈置方案。這樣,其戰鬥全重可在10噸以下,而形體小、裝甲增強,則可提供比現役步兵戰車更強的生存力,又可以大大降低採購成本。這種微型步兵戰車是北約各國提出的一種新概念步兵戰車。當時的西德波爾舍公司歷時近20年的研製,於1990年向德軍交付了首批“鼬鼠1”型空降戰車。這也可見其難度之大。
它戰鬥全重才2。75噸,過於“小巧玲瓏”。所以後來由馬克公司接手研製,於1994年推出改進型的“鼬鼠”2系列空降戰車。戰鬥全重提高到4。1噸,車體前部左側為動力-傳動室,柴油機功率為110馬力,可實現液壓無級轉向;其右側為駕駛室。後部是較寬敞的戰鬥室,與前部用隔板隔開,最多可乘載1名車長加5名載員,車內有集體式三防系統和空調系統。也可選裝7。62毫米和12。7毫米機槍、反坦克導彈、20毫米機炮,防空導彈、甚至120毫米迫擊炮,是一款小巧玲瓏的多用途戰車。1架CH-53超級種馬可空運2輛,也可由CH-53和CH-47支努干吊運。可是其裝甲薄弱,只能抵禦7。62機槍彈的攻擊。這是其訂貨量始終不高的願因之一,當然歐洲戰場更需要重型戰車則是更主要的原因。
我國於上世紀末期開始研製微型戰車,主要著眼於其通行效能好,狹小的車身以履帶驅動可通行於險峻的山路,採購成本又低。可是實際研製時發現開發難度相當大,俗話說麻雀雖小五臟齊全,又是發動機、複雜的變速傳動裝置、危險的油箱、小發電機、電瓶和各種瞄準、測量裝置、空調系統等等。採用前置發動機則駕駛員視野大受影響,搭載5名乘員的環境更差,而且機炮也難以佈置。如果後置發動機則人員更加無法出入。採用了雙管23毫米機炮和35毫米自動榴彈發射器,備彈量,機炮800發、榴彈220發,火力還可以。裝甲太薄弱、機動性也不夠,未能得到軍方的認可。
金龍電池的誕生為這款微型戰車帶來了生機。專案組採用2臺專門研製的扁平型的120千瓦直流電機,直接驅動後置的履帶主動輪,不必設定發動機艙,在狹小的後車身中仍可以保留一條30厘米的通道,供5名乘員從後艙門出入。安裝了半導體空調機,電動機發熱量極低,電池盒又很小,乘員的環境大為改善。照樣安裝半導體強制冷熱成象儀,GPS定位儀、鐳射測長儀等裝置。這款戰鬥全重7噸的微型戰車,總體裝置減重後,前裝甲得到了加強,由於體積小,大大超過了BMD傘兵戰車,可以抵禦20毫米機炮的攻擊。換裝了30毫米機炮,火力得到增強。裝載400公斤電池,足以讓它以70-80公里的時速行駛800公里。成本也大幅度降低。樣車得到了軍代表的首肯。其任務定義為連、營級的突擊火力。
受到鼓舞的工程師們繼續為這款命名為ZC-07,外號“電甲蟲”的微型步兵戰車進行雷達隱形的改進。它不發熱就為隱形塗料的塗裝提供了方便,在塗層外再覆蓋一層塗有偽裝色的塑膠保護外殼,以防日曬雨淋,即使在戰鬥中損壞了也很容易更換。在炮管外套一個合成材料製作的套管內部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