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脅判斷、確定攻擊物件等任務。光電火控分系統由電視、紅外跟蹤系統和鐳射測距儀等組成,白天採用電視自動跟蹤,夜間採用紅外熱成像跟蹤,具備晝夜作戰能力。炮塔兩邊各有2門25毫米自動炮,炮彈初速1050米/秒,有效斜距3200米,射高5000米,實際射速3000發/分左右。炮塔兩邊還各有2枚“前衛”防空導彈,被動紅外製導,全向攻擊,目標最大速度300米秒,作戰高度30…4000米,作戰斜距可達5000米,戰鬥部重1。42公斤,為目前世界單兵防空導彈中最重。採用彈炮合一,擴大了作戰空域,增加了對目標的毀殲機率,實現了所謂對一個目標的“三次攔截”,即對於較遠的目標,導彈可進行攻擊;目標進入火炮射程範圍,臨近飛行時,用火炮打擊;如還未命中,目標過了航路捷徑點,處於離遠飛行,那麼再用導彈攻擊。由於導彈本身具有較高的命中機率,再加上火炮的功能,使得整個系統對目標的毀殲機率大大增加。
1995年定型生產裝備部隊的95式25毫米自行高炮使中國成為繼前蘇聯後世界上第二個獨立研製、生產和裝備自行履帶式“彈炮合一”系統的國家。這二年來採用金龍電池、電力驅動、“探針”熱成象儀改進,效能有了大幅度提升,而且重量減輕後可由卡-32、黑鷹,當然還有Z-14M可以把它們吊運到高山上的各個預設陣地。
當印軍的戰鬥機群掠過戰線向我軍戰機發起追擊時,頓時遭到大批防空導彈的攻擊,第一波導彈就擊落了46架印軍戰機。這要歸功於防空旅採取的戰術,首先是高強度的密集發射,但更重要的是制導雷達先不開機,“冷眼”被動雷達把目標資料透過資料鏈路灌輸到導彈發射系統,嚮導彈的主控計算機設定,直到導彈接近目標時,火控雷達才開機進行精確制導。印軍的戰機上當然都有雷達告警機和導彈告警機,但二者的作用距離可差遠了。在猝不及防之下印軍損失慘重,印預警機自然指揮攻擊機群去攻擊那些防空導彈陣地,可是那些被“微波爐雷達”搞得暈頭轉向的攻擊機剛向那些防空導彈陣地撲去,一來我軍的防空導彈陣地大都隱蔽在山坡的反斜面,二來那些火控雷達開機時間極短,印軍預警機並未能精確測定目標位置。印軍攻擊機的攻擊幾乎沒有什麼效果,更要命的是它們遭到了我軍PGZ95式25毫米彈炮合一系統的猛烈打擊,一下子被擊落擊傷了36架。
不久印軍機群又遭到第二波防空導彈的更猛烈的打擊,雖然這次有了準備損失小得多了,可是隊形已經大亂。就在此時我軍的龐大戰鬥機群突然殺了個回馬槍,它們分組追逐四處逃竄的印機,並先追擊那些戰鬥機,逐走它們後再反身撲下來攻擊那些攻擊機。等印機的第二波機群提前出動來增援時,我軍已擊落87架印機,擊傷31架,初戰告捷。接下來陸航的營救隊又忙乎起來,先是營救自己的飛行員,再抽空抓俘虜。印軍在沒有掌握制空權之前是不敢派直升機到我軍陣地上來的。
再說地面的戰鬥,印軍的炮火準備十分猛烈打得我軍前沿陣地成了一片火海,不過我軍早已從正面的防禦陣地撤走,躲入反斜面堅固的防炮洞內。為了監視印軍突擊部隊的動靜,我軍的偵察兵早就在印軍前沿陣地的進攻通道上設定了大批的擬物感測器,它們有的像石塊,有的像枯枝,此時才被無線電編碼脈衝啟用。印軍只要經過它們邊上,它們就發出資訊。遠處的雪峰上還有偵察兵用高倍望遠鏡在監視印軍的動靜。印軍第一波攻擊部隊出擊時,遭到我軍遠端炮火的猛烈打擊,在感測器和偵察兵的指示下,炮彈準確地落在印軍的頭上,那些高爆榴彈大批殺傷衝擊的步兵,衝在前頭的印軍BMD-3傘兵戰車和輕型步兵戰車也經受不起穿甲彈和破甲彈的打擊,這裡的地形不允許重型坦克參戰。最後只有少量的戰車突破了彈幕的封鎖,由於沒有伴隨步兵的保護迅即被我鑽出防炮洞的戰士用火箭彈或反裝甲導彈摧毀。我軍的遠端火炮和火箭炮都設定在大後方,印軍的重炮的射程也夠不著,印軍只得動用射程達150公里的“普里特維”地地戰術導彈實施打擊。
美國人向印軍提供了二套測定炮位的系統,一種是根據毫米波雷達測定的炮彈軌跡來推算炮位,可是在這險峻的山區,設定在後方的雷達根本無法探測到落在己方陣地前方的炮彈的全部軌跡,因此推算的精度很低。在這種崎嶇的山地,方位只要差一點,那麼導彈不是掉入深谷就是撞上山崖。另一套系統是根據火炮發射時產生的地震波來測定炮位,在這種山區就更不準了,而且對無後座力的火箭炮是絲毫沒有用的。再加上我軍炮兵採取了高度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