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上,一些獨生子女的父母對子女“承包一切”,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結果只能是害了下一代。

誤區六:片面重視分數——忽視綜合素質培養

許多父母抱定“再窮不能窮孩子,再苦不能苦孩子”的信念,對孩子是百依百順,有求必應。家務勞動從不讓孩子沾手,又怎能不出“小皇帝”、“小公主”?至於在孩子的教育方面,父母往往過於看重分數,僅僅用考試成績來評價孩子,以為只要孩子成績好,那就一好百好,將來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學,就能光宗耀祖。

一位母親為了兒子能夠出類拔萃,她在學習上對兒子的要求很苛刻,標準很高。每次公佈考試成績,兒子拿回成績單,無論是95分還是98分,她總是說:“你還可以考得更好!”

她對兒子可以說用心良苦,總是擔心兒子鬆勁,而且認為兒子沒有考滿分,說明還有差距。所以即使兒子考初中時均分達到90多分,她還是不肯表揚兒子一句。直到這之後不久,兒子發生了學校恐怖症,拒絕上學,他們夫婦帶孩子來做心理治療時,她都不知道自己兒子的左手腕上有11道刀痕——

由於成績不能使媽媽滿意,他對自己實施了懲罰,考95分以下刻一刀,考90分刻兩刀。除了手腕的刀傷以外,他還每每以頭撞牆來懲罰自己未能考得更好。

孩子勤奮上進值得高興,但是過分重視分數和名次,把學習當做競賽卻未必是好事情。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過高,使孩子從幼年期起就超載了太多的負荷和壓力。

進行綜合素質教育是培養孩子成才的必由之路,要想讓孩子在未來社會的激烈競爭中取勝,就得使孩子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不能把培養孩子的目標僅僅盯在班級成績排名和考試分數上,一定要從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上入手,培養和提高孩子的綜合競爭力,才是抓住了孩子未來成功的根本。

誤區七:強求孩子練特長——一廂情願塑明星

讓孩子學習一門藝術,對於開發孩子智力、陶冶情操、活躍生活都大有好處,或許還能造就出一個“小天才”。但是如果學藝成了孩子不堪承擔的重擔,父母就須重新思量了。

吳小莉是一年級學生,在上幼兒園時,她就得每星期去游泳教室三次,除此之外,每星期還有一次學習電子琴,一次學繪畫。小莉並不喜歡去學游泳,卻不得不去,否則媽媽就會罵她。可是,最近每到上游泳課的時間,她就會開始嘔吐,在學校上課的態度,似乎也失去了自信,甚至連做作業的速度也變得緩慢。老師發現了這個情形,便和母親聯絡。母親問小莉:“你是不是不想學游泳了?”小莉很高興地回答:“嗯,我不想再去了!”可是母親認為:已經學了這麼久,放棄很可惜,堅持讓小莉一定要練下去。

學才藝最基本的出發點,應該是孩子對該門藝術有興趣、有天賦。如果父母忽視孩子的興趣,強加給他們任務,就會使他們產生抗拒心理,從而導致很多問題的產生。

父母們應走出家教誤區,還孩子一片輕鬆、自由的天空。

要會說,還要會聽(1)

——和孩子成功溝通的5個秘訣

溝通是教育孩子最主要的方式之一。父母與孩子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和孩子進行心理上的溝通是十分必要的,父母可及時發現、瞭解孩子的心理問題,並以正確的方法給予引導,這對孩子的身心發育是很有益的。

一次,媽媽接方小娟放學,有點去晚了,回家的路上,媽媽邊走邊問:“今天怎麼不高興啊?”方小娟回答:“不理你!”那一回,方小娟的媽媽沒把這事兒放在心上。後來,好幾次方小娟都對媽媽不理不睬的,“不告訴你”“不想說”成了口頭語。還有一次,媽媽去學校接女兒回家,一路上,邊給女兒擦汗邊關切地問:“女兒啊,在學校聽話嗎?有沒有人欺負你?還記得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嗎?”結果,女兒給媽媽的回答卻是:“媽媽,我的耳朵都要起繭了!”媽媽擔心極了,就這麼一個女兒,以後可怎麼辦呀!

在家庭中,親子關係較好,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暢通時,孩子往往不需要父母督促而主動地學習、上進。相反,親子關係緊張的家庭,不管父母怎樣教育,結果都是“恨鐵不成鋼”。許多時候,並不是孩子笨,而是孩子有心結,也就是親子之間的溝通有障礙,從而使孩子產生了逆反心理,影響了孩子的正常學習。

英國教育家斯賓塞說:“孩子在想什麼?面臨怎樣的問題?孩子的內心世界就像一個藏滿秘密的盒子。在這個盒子裡,有動物,有人物,有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