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肯回來,倒讓朕有些擔心了。”
“這兩個月,郡主沒來信?”萬貴妃看看長孫無垢,用銀勺子舀了一小塊西瓜肉放在李淵的嘴裡,不經意似地問道。
“嗯,有幾個月了吧?好像打過了年,就沒來過信。不過,她要去遼北,那麼苦寒邊遠的地方,驛站少,書函來往不暢也正常。唔,說起來,也該回來了,朕讓幽州道那邊派人好好找找,不能慣著她胡來。”
萬貴妃驚呼了一聲:“喲,那邊可是極遠了,她去那邊幹嗎?冬天可咋過的,沒事吧?”
“她給朕的信中說,要去那邊找找父親。瑛兒的父親是被強行帶去打高句麗的,之後就沒回來過,她說,過去找找,興許她父親受了傷,就留在那邊。這孩子呀,這麼多年過去了,還是不死心。”
“唉,郡主真是個孝順孩子。”萬貴妃深深地嘆息一聲,雙手合十,默頌了幾句佛號,才道:“妾祝願郡主這一趟能得償心願,父女團聚。”
李淵在解釋了唐瑛的行為後,沒去理會萬貴妃的嘆息,卻一直在看同樣張大眼睛望著自己的長孫無垢,他那聲嘆息裡包含了多少的不甘和鬱悶呀!長孫無垢看懂了李淵的眼神,也聽懂了那一聲嘆息,不由地紅了眼圈,低下頭去。
長孫無垢的表現又讓李淵煩悶了一下,不管是女兒還是媳婦,這些女子個個都很好,可怎麼這幾個兒子就這麼不爭氣呀。想到這裡,李淵又想起了李秀寧,他最出色的女兒,如果秀寧是男孩子,他今天就沒這些煩惱了。
又是一聲長嘆,李淵緩緩閉上眼睛,將湧上來的水霧關在了眼眶裡:“朕……真想秀寧呀!”
明明在說唐瑛,李淵卻突然來了一個想李秀寧,萬貴妃和長孫無垢很快地交換了一個眼神,都沉默下去。
李淵等人都在想著唐瑛迴歸的時候,唐瑛卻正經歷著一次危險。
只有跟在突厥大軍中,唐瑛才深深體會了一把什麼叫“最具有衝擊力的騎兵”,快、強、 穩,她不得不承認,突厥騎兵的個人能力的確非常強,而十萬之眾的騎兵,對任何一個勢力來講,都是很大的威脅。
不過,好在突厥軍隊也有個致命的缺點,說白一點,就是沒腦子,說文雅一點,那就是缺乏統一的指揮。不管是行軍途中,還是戰鬥中,他們都在各自為戰,沒有團體配合。而團體協助和軍令統一,卻是玄甲軍的優勢。如果,如果大唐有五萬玄甲騎兵……想到這裡,唐瑛深深嘆口氣,可惜,眼下的大唐,連一萬精騎兵都拿不出來,玄甲軍的人數也由於李淵和李建成等人的猜疑,被降到了不到三千。
作為突利的衛隊成員,唐瑛有幸混進了突厥真正的攻擊主力軍隊中,眼下,她就隨著大軍急速向朔州奔進,她從周圍人斷斷續續的談論中,推測出了他們的目的地——雁門關。
自從隋大業十一年突厥大軍將楊廣圍困在雁門關後,雁門關就成突厥大軍屢屢侵犯之地,這次,突厥主力十五萬人的攻擊方向,還是雁門關,而自開春以來的一系列侵擾行動,都不過是頡利迷惑大唐的手段而已。
武德八年八月初七,突厥主力與幷州總管張瑾率領的兩萬大軍在太谷狹路相逢。張瑾真鬱悶呀,他原本是奉命率軍隊前來協助太原防務的,卻不了大軍在太原的南面就被突厥人給圍住了。毫無準備的張瑾部的下場只有一個——全軍覆沒,就剩下張瑾帶著十幾個親衛脫險而逃了。
張瑾鬱悶,還有人比他更鬱悶,這人就是李靖。被李淵急慌慌從江南調過來的他,身邊只有一萬江淮兵的他,坐在自己的帥帳裡,望著盔甲都不齊全的張瑾,很想抽這小子幾下。你潰敗就敗吧,把個行軍長史給丟了不說,你還跑到我這裡來了,突厥大軍一定銜你身後向我撲來,這場硬仗,我怎麼打?
瓦崗三年 第四百二十九章 設法
第四百二十九章 設法
唐軍的大敗,讓頡利興奮到了極點,尤其是擒獲了溫彥博,按頡利自己的說法,殺兩萬唐軍,不如擒溫彥博一人的功勞大,這是因為溫彥博此人很強,強到了突厥人也對他的大名是念念不忘!
溫彥博此人在大唐算是朝野都負有盛名,別說他了,他和哥哥溫大雅、弟弟溫彥將被世人稱為溫家三傑,且都以學識淵博、品行高尚、能文善寫而稱著。溫大雅一直跟隨在皇帝李淵身邊,是太原起義的元老之一,負責為李淵掌管撰寫所有文書,稱為帝王手下一隻筆;溫彥將在李淵起兵之時就被李淵任命為太原令,並在戰爭初期經常協助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雖然英年早逝,也不失為唐朝廷的中樞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