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大鬧。
所以,蘇貴妃最終也只能跟李鴻銘一樣。
柳氏看在眼裡,心中冷笑,過去就是她太傻,顧忌太多,才會被他們死死的捏在手心裡,現在,就算知道走下去可能是一條末路,她也無所謂了,先讓自己痛快了再說,屆時,大不了帶著三個孩子一起去死,反正她死了,三個孩子絕對不會有好日子,儘管心中不捨,可是也是無可奈何的選擇,因為柳氏非常清楚,就算是自己跟上曾經一樣伏低做小,她日後也不見得會好。
再說,柳氏覺得,自己也未必會是窮途末路,只要李鴻銘坐不了皇位,她們母女四人還要很大的生存希望,新皇會清算李鴻銘,基本上都不會動她們,其一是彰顯新皇仁德,其二是她三個孩子都是女孩兒,不會對新皇構成威脅。
柳氏面上竭盡所能的為孩子豎起保護牆,心裡卻在不停的盤算,為她們母女尋找出路,如果能在未來的新皇身上先賣點好,給她們母女取得一張保護符就好了——沒錯,現在只要能換得母女四人平安,柳氏可以毫不猶豫的出賣李鴻銘,可惜,她掰著指頭翻來覆去的琢磨,都沒覺得哪個的成功率很高,有帝王之相,皇上明明那麼多兒子,好像能力都有點,但是都不怎麼突出,她曾經倒是看好李鴻銘的,只是,一次一次的陰溝裡翻船,比誰都先栽一個大跟頭,可見也是個沒用的。
就是這樣的局面,才最難押寶,偏偏這種事不同於其他,不能廣撒網,不然,稍有不慎,她能提前將命搭進去——被李鴻銘發現了,他能不再顧及任何事情直接弄死她。
柳王妃面上越發的像毫無生氣的木頭樁子,內心卻格外的焦躁。
李鴻銘已經恢復了親王爵位,不過暫時還沒安排差事,柳氏跟著恢復了王妃的身份,睿親王府也恢復原本的規模,該有的東西也係數的搬進去。
不過,柳王妃無意中發現一件事情,現在的睿親王,對蘇貴妃的態度好像有點詭異,關切擔憂有,但是,好像還帶著點別的東西,柳王妃悄悄地觀察,細細的琢磨,終於明白了問題的關鍵所在,咱們的睿親王對他的親孃還帶著怨恨呢,怨恨她怎麼沒直接死了!
想想也是啊,蘇貴妃如果直接死了,那麼她的救駕之功就會全部補償到他李鴻銘身上;直接死了,樂成帝對她的感情就會更刻骨,每次只要有意無意的提到蘇貴妃,樂成帝就能想到是蘇貴妃用自己的命換了他的命,不管是出於愧疚還是出於恩情,必然又會有好處落到李鴻銘頭上,就跟李鴻淵一樣;死了,李鴻銘就能馬上回到朝堂,而不是在玉粹宮侍疾——皇子死了親孃,可沒聽說要丁憂的,他現在時間急迫。
如果蘇貴妃換成是以前的狀態,對李鴻銘大有幫助,李鴻銘不至於如此,問題是蘇貴妃現在的狀態,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好了之後也等同於廢人了,所以說,怎麼看都沒有直接死了來得有價值。
柳王妃心中冷笑連連,不管李鴻銘明面上表現得如何,本質上都是冷血自私,自身利益至上,就是不知道如果蘇貴妃知道了,會怎麼想?是會悲哀心寒呢,還是會欣慰自絕成全他?畢竟吧,這兒子可是她手把手教出來的。
可惜,李鴻銘面上顯露這一絲絲痕跡的時候,蘇貴妃都在沉睡中,不然,依照她的敏銳,豈能發現不了兒子的異狀。
柳王妃帶著點看戲的心思,蠻期待好婆母能發現,或者某個男人直接說出來,到時候,肯定是一場好戲,不過,能看現場的機會怕是不大,李鴻銘跟蘇貴妃都不是蠢的,不可能當著第三人的面將這事兒給捅破了。
朝堂上並不平靜,幾位成年皇子之間的明爭暗鬥,這次卻出奇態度一致,那就是試圖將幕後黑手扣在李鴻淵頭上,李鴻淵現在依舊是“老樣子”,但是,他在樂成帝心中無與倫比的地位就是最大的威脅。
這種毫無證據的推論,自然是站不住腳的,更何況,李鴻淵早就在樂成帝“表過態度”,冷嘲熱諷外加十足的光棍,李鴻淵擺明了告訴樂成帝,他要懷疑隨便,削爵也無所謂,他沒工夫辯解,也沒工夫搭理誰。
偏生,樂成帝還就吃這一套。都說,這人的心一旦偏了,看什麼那都是帶著濾鏡,李鴻淵“從小混賬到大”,樂成帝眼裡他也是個直脾氣的乖孩子。
一旦先入為主,對於其他皇子詆譭李鴻淵,樂成帝肯定就不高興了,更別說,中秋當晚,樂成帝對他們的表現本就相當的失望,以至於他們都不敢用“沒了孩子”來裝可憐,博同情,演一場失去孩子的悲痛,當真敢如此,李鴻淵不會如何,他們自己反倒要遭殃。到最後,還想往李鴻淵身上攀扯的,樂成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