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無論是挖掘創新型資產類別還是優秀的基金經理,都做到了獨闢蹊徑,行事果斷。
五是從耶魯大學捐贈基金到整個耶魯大學的財務管理,始終堅持創新、積極、穩健。
六是耶魯投資辦公室一直以組織高效、團隊協作著稱,這一點的確令人羨慕。 機構投資的創新之路
七是耶魯投資辦公室與眾多外部基金經理的和諧關係,為捐贈基金增加了不少優勢,包括在招聘新的基金經理方面。
正是這些優勢成就了耶魯捐贈基金,繼而成就了耶魯大學為公眾服務的能力。
史文森先生本人以獨到見解著稱,但他也善於吸收運用其他思想者的經典智慧。例如他提到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曾經批評資產受託人(fiduciaries)“寧可循規蹈矩地失敗,也不要獨樹一幟地成功”。這方面史文森本人是個極好的反例。當年捐贈基金管理委員會的鮑勃?巴克(Bob Barker)曾經在向福特基金做出的報告中指出,從理論上講,捐贈基金站在長遠立場上應該傾向股票投資。史文森及耶魯捐贈基金的成功無疑為這一點做出了最好的註解。此外書中還或直接或間接地提到不少大師的經典觀點,例如託賓(Tobin)、馬科維茨(Markowitz)、薩繆爾森(Samuelson)、夏普(Sharpe)、巴菲特(Buffett)、布萊克(Black)、舒爾茨(Scholes)、羅斯(Ross)、立波威茨(Liebowitz)、李特曼(Litterman)等。 。。
原版序言(2)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史文森將抽象的學術理論與投資市場的現實很好地結合在一起,使書本上的知識“活”了起來。史文森本人也是一位出色的教師,他將自己思想和實踐的精華融入這本書中,希望讀者能夠同樣認識到嚴謹的邏輯在投資中的重要性——既做到使一切化繁為簡,又避免過於簡化做出衝動投資的決定。
耶魯基金長期的超高投資回報自然吸引了大家的注意,特別是很多投資專案的創新與成功;但是仔細分析會發現,耶魯基金成功的奧秘不在於連續5年、10年,甚至20年的持續高回報,而在於貫徹始終的防禦、防禦,還是防禦(正如對於房地產而言,成功的奧秘無外乎地段、地段,還是地段)。
讀者也許會有這樣的疑問,耶魯基金的收益率如此之高,怎麼可能是依靠防禦呢?還記得長期投資的至理名言麼?“如果你損失了50%,只有再獲得100%的收益才能抹平。”“如果投資者可以避免重大的損失,高收益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相信資深投資者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對收益最重要的不是成功的大小,而是不要犯大的錯誤。只要避免出現大的災難,一切就沒有問題(正如對司機來講,最重要的是不要出嚴重的交通事故)。
值得注意的是,耶魯基金不僅常年保持優異的業績,而且越是艱難的環境,越是激烈的競爭,耶魯基金的表現反而越好,這也證明了史文森將防禦永遠放在第一位的正確性。雖然在投資理念上強調防禦,但史文森和他的團隊處處不忘採取主動進攻,無論是挑選基金經理還是挖掘新的資產類別的投資機會。耶魯的經驗再一次證明在自由與活躍度高的市場中,最好的防禦絕不是僵化或者謹慎,而是在投資過程的每一個環節,動用所有資源,該出手時就出手。
耶魯基金構建組合時的宗旨就是保證即便有一天“暴風雨”來臨(一定會發生,但何時發生無法預測)組合仍然能夠平穩度過,並保證在所有的資本市場都能找到有效邊界。耶魯基金將過去多年的市場經驗透過蒙特卡洛模擬融入組合構建過程中以取得最佳非協方差結果,儘量避免市場整體的困境給組合造成的損失。
耶魯基金將主動型防禦的投資理念貫徹於投資與管理的各個環節,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性的成功。例如突破傳統思維進行資產配置;在每一個資產類別中形成創新性投資邏輯;採取逆向思維投資於當時不受市場熱捧的投資機會;在遵循一定招聘程式的情況下大膽啟用名不見經傳的基金經理;經過培訓後敢於給年輕人機會;與外部投資經理建立更為合理的新型關係;將捐贈基金的管理與高等院校的財務管理有效結合。
耶魯基金在構建投資組合和制定投資策略時非常注重壓力測試,總結下來有三點獨特之處:第一,所有預期收益一定要經過各種“噩夢般”情景假設;第二,投資委員會每年召開一次專項會議,對投資組合的每個方面進行考察辯論,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