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7部分

斷,剿奸回之偪。'四'不然,國家危矣。夫竇氏之閒,唯何敞可以免,而特以子失交之故廢黜,不顯大位。惜乎,過矣哉!

注'一'呂祿、呂產也。霍光之子禹。

注'二'袁安、任隗也。

注'三'漢官儀曰:“侍御史,周官也,為柱下史,冠法冠。”案禮圖注云:“法冠,執法者服之。”樂恢為司隸,何敞為御史,並彈射糾察之官也。

注'四'剿,絕也。

贊曰:朱生受寄,誠不愆義。公叔闢梁,允納明刺。絕交面朋,崇厚浮偽。'一'

恢舉謗己,敞非祥瑞。永言國偪,甘心強詖。'二'

注'一'楊雄法言曰:“朋而不心,面朋也。友而不心,面友也。”浮偽者,勸之以崇厚也。

注'二'詖,佞諂也。竇憲兄弟奢僭上偪,敞冒死切諫,是甘心於強詖之人也。

校勘記

一四五七頁三行朱暉字文季袁宏紀作“文秀”。按:下雲“強直自遂,南陽朱季”,則作“文季”是。

一四五七頁一二行太守阮況嘗欲巿暉*(牛)**'婢'*據汲本、殿本改。按:注引東觀記“欲買暉婢”,則作“婢”是。

一四五八頁三行是時陰就為府卿按:御覽八0六引“府卿”作“少府卿”。

一四五八頁九行暉為*(掾)*督郵據汲本、殿本刪。按:聚珍本東觀記作“暉為郡督郵”。

一四五八頁一四行臣觀大王無償趙城色汲本、殿本“無”下有“意”字,“色”作“邑”。今按:史記作“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

一四六0頁六行居儉難之時汲本、殿本“儉”作“險”。按:易否卦“君子以儉德闢難”,為此語所本。儉與險通。

一四六二頁一五行嚴鮪謀立清河王蒜按:集解引沉宇說,謂清河王、李固、杜喬傳皆作“劉鮪”。

一四六三頁四行郡中瞻望明府謂如仲尼非顏回不敢以迎孔子按:汲本、殿本“謂”字在“非顏回”上。

一四六五頁一一行此老子*'道'*德經之詞也據汲本、殿本補。

一四六五頁一二行行*'之'*有失據汲本、殿本補。

一四六六頁一0行*(武)**'景'*帝王皇后據陳景雲說改。

一四六七頁六行然*'後'*知薄者之不足刊誤謂案文“然”字下不可少“後”字,明脫之。今據補。

一四六七頁一四行世之務交遊也久矣敦千乘不忌於君按:御覽四一0引作“世之務交遊也甚矣,不惇於業,不忌於君”。

一四六八頁五行我豈足下部*'民'*據汲本補。按:刊誤謂“部”下應有“民”字。

一四六九頁一行馬免之徒按:集解引惠棟說,謂蔣杲雲帝紀“免”作“勉”。

一四七0頁八行漂害人庶數十萬戶按:校補引錢大昭說,謂續漢五行志注引此傳作“數千萬戶”。

一四七0頁一0行奏劾諸郡按:汲本、殿本“郡”作“部”。

一四七二頁三行繫趾謂釱其足也以鐵著足曰釱也按:兩“釱”字原並鬥“□”,徑改正。

一四七三頁七行追贈益州太守集解引沉欽韓說,謂袁紀作“益州刺史”為是。

按:校補謂蔡邕朱公叔碑首雲“忠文公益州太守朱君”,則固可為贈太守之一證。

漢制刺史雖巡行所部各郡,以六條問事,而秩僅六百石,遠不逮太守,故太守轉為刺史遷途,贈官亦例以太守為重也。

一四七五頁四行否則止按:刊誤謂“否”當作“不可”。

一四七五頁六行莫之能改也按:殿本無“能”字,王先謙謂無“能”字是。

一四七五頁一一行走將從夫孤焉按:“夫”原鬥“失”,徑改正。

一四七六頁三行*(武)**'景'*帝王皇后據陳景雲說改。

一四七六頁一三行為大梁夷門門者按:汲本、殿本下“門”字作“監”。

一四七七頁一行恢年十一按:校補引柳從辰說,謂袁宏紀“一”作“二”。

一四七七頁三行事博士焦永按:集解引惠棟說,謂袁宏紀作“焦貺”。案鄭宏傳,宏師河東太守焦貺,袁紀稱貺嘗為博士,後為河東太守,則“永”當為“貺”也。

一四七七頁四行恢獨*(皦)**'曒'*然不汙於法據殿本改,注同。

一四七七頁一0行同郡楊政按:校補引柳從辰說,謂袁紀作“杜陵人楊正”。

一四七八頁二行幹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