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0部分

於是特詔召瑜問災咎之徵,指事案經讖以對。執政者欲令瑜依違其辭,而更策以它事。瑜復悉心以對,八千餘言,有切於前,帝竟不能用。拜為議郎。

及帝崩,大將軍竇武欲大誅宦官,乃引瑜為侍中,又以侍中尹勳為尚書令,共同謀畫。及武敗,瑜﹑勳並被誅。事在武傳。

勳字伯元,河南人。從祖睦為太尉,睦孫頌為司徒。勳為人剛毅直方。少時每讀書,得忠臣義士之事,未嘗不投書而仰嘆。自以行不合於當時,不應州郡公府禮命。桓帝時,以有道徵,四遷尚書令。延熹中,誅大將軍梁冀,帝召勳部分觽職,甚有方略,封宜陽鄉侯。僕射霍諝,尚書張敬﹑歐陽參﹑李偉﹑虞放﹑周永,並封亭侯。

勳後再遷至九卿,以病免,拜為侍中。八年,中常侍具瑗﹑左悺等有罪免,奪封邑,因黜勳等爵。

瑜誅後,宦官悉焚其上書,以為訛言。

子琬,傳瑜學,明占候,能著災異。舉方正,不行。

謝弼字輔宣,東郡武陽人也。'一'中直方正,'二'為鄉邑所宗師。建寧二年,詔舉有道之士,弼與東海陳敦﹑玄菟公孫度俱對策,皆除郎中。

注'一'謝承書曰:“弼字輔鸞,東郡濮陽人也。”與此不同。

注'二'猶言中正方直也。

時青蛇見前殿,大風拔木,詔公卿以下陳得失。弼上封事曰:

臣聞和氣應於有德,妖異生乎失政。上天告譴,則王者思其愆;政道或虧,則奸臣當其罰。夫蛇者,陰氣所生;鱗者,甲兵之符也。'一'鴻範傳曰:“厥極弱,時則有蛇龍之駆。”'二'又熒惑守亢,裴回不去,法有近臣謀亂,發於左右。

不知陛下所與從容帷幄之內,親信者為誰。宜急斥黜,以消天戒。臣又聞“惟虺惟蛇,女子之祥”。

'三'伏惟皇太后定策宮闥,援立聖明,書雲:“父子兄弟,罪不相及。”竇氏之誅,豈宜咎延太后?幽隔空宮,愁感天心,如有霧露之疾,陛下當何面目以見天下?'四'昔周襄王不能敬事其母,戎狄遂至交侵。'五'孝和皇帝不絕竇後之恩,前世以為美談。'六'禮為人後者為之子,今以桓帝為父,豈得不以太后為母哉?援神契曰:“天子行孝,四夷和平。”方今邊境日蹙,兵革蜂起,自非孝道,何以濟之!願陛下仰慕有虞蒸蒸之化,俯思凱風慰母之念。'七'

注'一'謝承書曰:“蛇者,陰*(之)**'氣'*所生,龍之類也。龍有鱗,甲兵之符也。”

注'二'前書曰“皇之不極,是謂不建,厥極弱,時則有下伐上之痾,龍蛇之駆”也。

注'三'詩小雅之文也。鄭玄注云:“虺﹑蛇□處,陰之祥也,故為生女。”

注'四'文帝徙淮南王長於蜀,袁盎曰:“淮南王為人剛,今暴摧折之,臣恐其逢霧露病死,陛下有殺弟之名也。”

注'五'史記曰,周襄王母早死,後母曰惠後,生叔帶,有寵。帶與戎翟謀伐襄王。

注'六'竇太后崩,張酺等奏雲:“不宜合葬先帝。”和帝手詔曰:“臣子無貶尊上之文,恩不忍離。”於是合葬。見皇后紀也。

注'七'尚書舜典曰:“蒸蒸乂,不格奸。”孔安國注云:“蒸蒸猶進進也。言舜進於善道。”詩凱風曰:“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臣又聞爵賞之設,必酬庸勳;開國承家,小人勿用。'一'今功臣久外,未蒙爵秩,阿母寵私,乃享大封,大風雨雹,亦由於茲。又故太傅陳蕃,輔相陛下,勤身王室,夙夜匪懈,而見陷髃邪,一旦誅滅。其為酷濫,駭動天下,而門生故吏,並離徙錮。蕃身已往,人百何贖!'二'宜還其家屬,解除禁網。夫臺宰重器,國命所繼。今之四公,唯司空劉寵斷斷守善,餘皆素餐致寇之人,'三'

必有折足覆餗之兇。可因災異,並加罷黜。'四'徵故司空王暢,長樂少府李膺,並居政事,庶災變可消,國祚惟永。臣山藪頑闇,未達國典。策曰“無有所隱”,敢不盡愚,用忘諱忌。伏惟陛下裁其誅罰。

注'一'易師卦上六爻詞也。

注'二'詩國風曰:“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注'三'四公謂劉矩為太尉,許訓為司徒,胡廣為太傅及寵也。書曰:“如有一介臣,斷斷猗,無它伎。”孔安國注云:“斷斷猗然專一之臣也。”素,空也。無德而食其祿曰素餐。易曰“負且乘,致寇至”也。

注'四'易曰:“鼎折足,覆公餗。”鼎以喻三公。餗,鼎實也。折足覆餗,言不勝其任。

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