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她心裡都有一杆秤。這種人王婆子最喜歡,既不會讓她覺得自己自慚形穢,又不用防備著。
她見王氏是真沒往別的主意上打過,便提醒她:“我這裡有一個主意,你那小姑才多大,三十五上下而已。這個年紀雖然比不上少女嫩婦,但是想要嫁人可是容易的很!我給你介紹一個專做這種媒的婆子,保管說個差不離的人家。不說什麼家境殷實富裕,至少讓你小姑終身有靠,溫飽無憂。”
這話說的王氏心中一動,確實是這樣。這世道因為重男輕女,有許多人家女孩子出生就被溺死了,長此以往男多女少,再加上富貴人家的丫頭、妾室等,男人想要娶媳婦就更難了。
揚州因為富裕的關係,溺死女孩子的事情比起其他地方少了很多。但是揚州富貴人家很多,家裡常常丫鬟妾室一大堆,再加上揚州瘦馬養出來賣到全天下。實際上揚州男子討老婆並不比其他地方來的容易。
趙嘉三十五歲上下,想要找個頭婚的很難,但是當個續絃卻是很容易的。
心裡動了念,但是想一想又覺得太離譜擺著手道:“這不成的,我那小姑就是因為不肯再嫁,這才動魯地跑到揚州。這時候到了揚州讓她嫁,這還是強人所難,罷了罷了。”
其實事情不是這樣的,王氏很清楚。當初趙嘉不肯嫁不一定是惦記丈夫,更多的是不滿意婚事——那可是賣到山裡!再加上兩個女兒也要被送去做童養媳,這才有了從山東跑到揚州來的事情。
不過這個問題在於,這實在是太敏感了,弄的不好就像是王氏要逼著趙嘉出嫁一樣,就像是之前趙嘉夫家對她那樣。這個問題可以由方婆子提出來,也可以由趙吉提出來,但是絕不能由王氏提出來。
自古以來,各種民間小說裡嫂子總不是一個好角色。若是有什麼壞的形象要塑造,總是不忘記落在‘嫂子’身上。這是為什麼?為的就是在全家一個姓的情況下,只有‘嫂子’這種存在是外姓人。
不管嫁進門的媳婦對這個家有多少貢獻,她們始終是這個家的外人!
第104章
王氏到底還是沒有下定決心要籌謀把趙嘉嫁出去的事情; 只不過這件事經由王婆子的口說出,在她的心裡算是留下了影子。只等著日後; 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 重新被提起。
而趙嘉母女三個在趙嘉的話,一應事情都要惦記。譬如說今年入冬前就已經備好了冬日屋內取暖的木炭——揚州處於南北交匯處,四方雜處; 有像南方一樣睡床的,也有在家裡修炕的。
趙家是要睡床的; 所以取暖就只能指望燒炭了,這木炭在入冬之前就會準備的妥妥當當。只不過今年出了一個意外; 趙嘉母子三人到來; 之前準備的木炭就不夠了。之前事情忙; 這幾天閒下來了王氏才得空處理這件事。
因為要的量也不多; 王氏並沒有親自去買炭; 只讓李媽媽和牙行老闆說一聲; 給派個小夥計送來就是了。於是一家人正在堂屋裡烤火做針線的時候,送木炭的小夥計如約而至。
足足兩大麻袋的木炭; 只供應東廂房一間屋子的冬天的話,肯定是夠用的。
王氏不大會看木炭的質量; 便讓趙鶯鶯去看看。趙鶯鶯略微看了一下色澤,有敲了敲聽聲音,覺得還不錯,便對王氏點頭——這些木炭當然不是什麼完全無煙,而且還有香味的高階貨。但是相對於買不起木炭; 以及只買的起一種煙很大的大黑炭的人家,這已經算是很好了。
只要不是太湊近,一般不會覺得燻人。
趙嘉看趙家明明堆了一大堆炭還要買炭,有些不解。方婆子便給她解釋:“你們那屋子不燒炭?這是原本沒計劃上的,當然要補足。”
趙嘉挪了挪烤火被下的手,笑了一下,不當家的時候人總是會忘記這種事的。而且買炭這種事,實在是她從來沒想過的。
原先在魯地的時候,鄉下地方很少有人家買炭,自家都是燒柴火的。偶爾用炭,那也是平常燒柴積攢下來的,並不多。而且山東燒炕的地方多,她生活的那個村子所有人家就都是燒炕的。這樣的話,一般過冬也就沒有問題了。
王氏並沒有給小夥計銀錢,小夥計也沒有要錢,轉身替趙家把木炭堆進了柴房,拱拱手就走了。這可不是他們都忘了,而是如今趙家也算是有家底的人家了。而這種有家底的人家每年在牙行的開銷就會明顯增加,而牙行也很信任他們。
所以他們的賬目一般不會現結,而是逢節開銷。上次趙家結賬已經是中秋節的事情了,下一次就應該是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