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文人可沒有那些當家做主的縣官老爺覺悟高。
要不然朝廷選官要考呢,這就是榜上榜下的區別。文人名仕,就是沒有靠上功名的落榜書生。
根本就沒有看到裡面的發展前途。眼光到底照著榜上有名的官員們差了點。
對於芳姐來說,只要她送的回禮夠重,不讓自家夫君落個斂財的名聲怎麼都好。
至於他們識不識貨那不要緊,她自然回宣傳到位的。
第二日便從守備傳出,守備夫人的原話,這些樹苗只要是能栽種成活,將來甭管是什麼水果,只要有人送來守備府,守備府都要用真金白銀的回收的。
大家也不要著急,只要這些樹苗活了,有了母樹,誰家想要嫁接,守備府出技術工。多大的誘惑力呀。養活了這些樹苗相當於得到了一大群人的擁戴呀。
雖然能得到池府送樹苗的人家都不在意這點收入,可架不住外面的人盯得緊呀,百姓都眼巴巴的看著呢,你能不仔細這些樹苗嗎。
願不願意也得祖宗一樣供著,不然傳出去就是不顧民生。
而且名望的誘惑力太大了;誰不願意做發展一個地方的先驅呀,萬分之一的機會成功,那也是要記入史冊的好不好。
先不說池夫人精心準備的那些細軟之物,就說這些樹苗那就不是隨便什麼人能拒絕的了的。
池二郎這一手,很簡單的就把民心給調動起來了。
那些把樹苗隨便扔給下人的人家,聽到這個訊息,更是著急的去讓人尋樹苗,真怕伺候的不經心,給養死了。可是看到哪守備府的管事拿著賬本把誰家帶走幾棵樹苗都給寫上了。
回頭若是真的如守備府放出來的訊息那般,他們這些樹苗上的枝條就能嫁接在同樣物種的枝條上,若是來年拿不出來枝條。他們不是給自己攔仇人嗎,還不讓人給罵死。池二郎這招太陰了。
九月底,東郡的人們忙碌的收秋之外,漫山遍野還有找樹苗的,據可靠訊息,都是守備大人的莊子上傳出來的可靠訊息,挖的那些樹苗都是能夠嫁接果木的。
誰家聽了訊息,都要到山上走兩圈,田間地頭的地方栽上兩棵也不佔地方,若是萬一得了大人們的青眼。真的能嫁接成功。那也是一項收入不是,
退一步說就是買不出去,還能給孩子老婆老孃解解饞呢。關鍵時候水果也抗餓不是。
池二郎同芳姐的名聲更是徹底被清洗了那麼一遍。誰人敢說池府藉機斂財呀,人家給的回禮。比送的禮物還貴重呢。那可是尚書府。侍郎大人那裡流傳出來的好東西呢。
沒見過這麼大方的官家夫人了。
池二郎同芳姐暗中得意,能夠讓百姓自覺種植果木,已經是意外之喜了。沒想到還順便把名聲給那麼刷了一刷。當真是太讓人臆想不到了。
至於自家老爹送來的果木,確實捨不得,不過也沒有那麼多的莊子栽種不是,試著推廣一下 好了。
池二郎則厚著臉皮給京城去信,同自家岳父大人討要來年春天的果樹。至於岳父大人怎麼弄來這些果樹,池二郎表示他真的不操心。
東郡的中秋節,過得稀裡糊塗的,都是在官員的惶恐中,就那麼過來了。如今秋收完畢,邊境無事,池二郎作為郡守,要組織慶祝的,說起來事不大,不外乎就是一個豐收節罷了,
不過當地的名家大儒,權貴土豪,世家都是要到場的。
世家這裡,跟池二郎沒有什麼直接衝突。倒也沒人為難京城來鍍金的侯府郎君。
權貴土豪,從來廣商勾結,對於池二郎這個軍政一把抓的實權人物,更是恭敬奉承。
唯獨名家大儒這一塊,讓池二郎撓頭了。
上次滿月宴之後,對於名單上沒有到場的那些那些大儒,池二郎捏著鼻子一一拜訪過了,姿態放的很低,打著求才幫忙治理地方的名聲,倒也讓一些還算是明白事理的酸腐文人,多少軟化一些,
雖然還是不太配合,府衙的各種行事,倒也不至於在中間搗亂什麼的,唯獨在東郡文壇這塊頗負盛名的謝大儒,對於池二郎的頻頻示好,視而不見,甚至連門都沒有進去過。
偏偏這位謝姓大儒,在外面風評不錯,東郡但凡有點勢力的人家,都很推崇他。
這種慶祝豐收的宴會,少了這位,還真就是不成事。往年的時候這位大儒在慶典中起的作用太大了。
池二郎對這位軟硬不吃的狗屁大儒,一點法子都沒有,愁的頭髮都撤掉一把了。恨不得在慶典開始以前把這位大儒給弄死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