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用人理念,使德才兼顧,既要有德也要有才。眾學子自然知道何為之好,哪種才有利於民。只是陡然間將雜學置於四書五經之列,讓他們一時難以接受。
明刊號外中除了有各御用文人大家寫文說理,同時還有大篇幅的官場紀實,這都是歷年吏部所累積的資料,講的全是隻懂經文的書呆子,在官任上做的呆事、錯事、糊塗事、不僅令人笑,也令人省!
眾學子將明刊看完,再也沒有先時的熱血沸騰了。因為他們無法反駁,事實勝於雄辯。誰能說那些可笑的官員四書五經不熟,詩文不佳。善書院的舉子們受早期東林人的影響,都是一群有雄心,有壯志,想入朝為官幹一番事業的年輕人。當他們現自己所爭的不過是抱缺守舊,集會頓時煙消雲散。號外給他們的衝擊很大,他們需要時間去接受。好在下一次科舉在三年之後,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去消化。
學子們沒有鬧起來,朝廷的言官們--御史在這個月的明刊出來後也集體失聲了。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一部分是因為他們也是從進士過來的,裡邊的情形自然清楚,不需要講什麼。再有一個原因就是朝廷在當月的明刊(非號外)上布了皇上跟輔成基命的一段對話,其中就有關於近期忠良閣的事情。皇上的意思很明顯,為國捐軀的進英烈祠,貪汙者入墨吏堂,賣國誤國者進良知社,而在職兢兢業業辦差的官員就可入忠良閣。
這個訊息一傳出,百官的心思頓時開動起來,如果能入忠良閣,受春秋祭祀,那就是名流千古。為臣者不就希望如此嗎?!歷來朝中就有不少大臣為了博取名聲,不惜誇大言詞跟皇上唱對臺。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