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運,它推算命運的範圍非常廣泛,整個世界國家轉變都有論定。朝代的興亡、個人的吉凶,也可從數理上推斷,是一部非常高深的學問。這的確是有根據,相當科學的。

由此可知,每一個人,甚至每一樁事皆有定數,這就是佛法裡講的因緣果報。只要你起心動念,你就有定數;只要你沒有心念,那你就超越數字、數量之外了。修行人往往能超越,為什麼呢?因為他入定。入了定,他的心就不起作用,沒有任何念頭;沒有念頭,就不落在數量裡。由此可知,只要你有念頭,就必定落在數量裡。換句話說,遇到高明的人,他就能夠把你的流年命運,推斷得清清楚楚。

所以凡夫都有數,唯獨超越三界——阿羅漢以上的聖者,就可以超越宿命了。即使是三界之內,色界、無色界的天人修成了四禪八定,能不能超過數量呢?的確,他在定中,數對他是失去了作用,但是這個失掉作用只是暫時的,並不是永遠的失掉。為什麼呢?他的定力若消失,念頭又起,就又掉到數里去了,想逃沒法逃出,在那邊緣上,心一動就掉下來。這就是他為什麼永遠不能夠脫離六道輪迴的原因了。如果定功再進一步達到九次第定,永遠保持不會退轉,他就超越數量了。這時他才能夠脫離六道輪迴,在佛法裡稱為聖人、阿羅漢。我們懂得了這個原理,知道這個世界一切都是有定數的;既然有定數,我們就要用平常心來看這個世界,好的順境不必喜歡,看到不好的逆境也不要悲傷。為什麼呢?一切都是註定的。

孔先生精通《皇極經》,是邵康節的傳人,這也是代代相傳,都是有師承,一代傳一代。他看到袁了凡,就把他看得很清楚,而且告訴他‘數該傳汝’:你跟我有緣分,我這一套學問應該傳給你。可以說孔先生找到了傳人。

‘餘引之歸’,了凡先生就請他到家裡去坐坐。了凡很孝順,告訴他的母親,他母親教他好好接待孔先生,而且告訴他要算算命,試試看靈不靈。這是處世待人的良好態度,禮貌很周到。你所講的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我們要經過試驗才行,絕對不是貿然就接受。這一試是真的,大小事情他推算都非常靈驗,這樣他的信心就生了,對孔先生的建議也相信了。

餘遂起讀書之念。

進學唸書這個念頭就生起來了。

謀之表兄沈稱。言鬱海谷先生。在沈友夫家開館。我送汝寄學甚便。餘遂禮鬱為師。

這是說生起讀書進學的念頭,往從政的道路做預備工夫。以前讀書並不像現在有很多學校,清朝之前都是私塾教學,沒有學校。國家只有大學,沒有中學,必須私塾裡念得很好,才有機會考入大學。那時稱太學,明、清都叫國子監,相當於現代的大學,是國家辦的,私塾是私人辦的小規模學校,老師只有一個,學生通常只有二、三十人。

正好他的表兄有一個朋友叫鬱海谷,在沈友夫家裡開館。沈友夫大概是地方上相當富有的一戶人家,因為家裡很有錢,有幾間空房子,一間作教室,請老師教自己的子弟,親戚朋友的子弟也可以到這裡來上學。鬱海谷先生此時正好在沈友夫家裡開館教學,他就拜鬱海谷作老師,進學讀書。

孔為餘起數。

孔先生給他算命。

縣考童生。當十四名。府考七十一名。提學考第九名。明年赴考。三處名數皆合。

孔先生算他的流年命運,告訴他,你明年去考童生(秀才),要經過好幾次的考試。先要經過‘縣考’,了凡先生應考中第十四名。縣上面有府,府上面有省,這是明、清兩代的制度。一個府大概管七、八個縣,主管稱為知府,是在縣之上,省之下。民國就把府廢除了,改成行政專員。‘府考’第七十一名,‘提學考’第九名,‘提學’相當於我們現在的省政府教育廳長,管一個省的教育。所以地方上考試能考多少名、考得取、考不取,命裡都註定了。到第二年去參加考試,果然沒有錯,都符合。

復為卜終身休咎。言某年考第幾名。某年當補廩。某年當貢。貢後某年當選四川一大尹。在任三年半。即宜告歸。五十三歲八月十四日丑時。當終於正寢。惜無子。餘備錄而謹記之。

我們看這段文,不是隻看袁了凡先生,而是看自己。那一年、那一月、那一日、那一個時辰生死都已註定了,怎麼死法也註定了,一生全都是命裡註定的,你怎麼胡思亂想都逃不過定命。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誰都沒法子逃過。

因為孔先生給他算得這麼靈,所以就請他算終身的命運。‘終身休咎’就是一生的吉凶。孔先生把他的流年排到死,什麼時辰死亡,都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