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部分

彼得·費舍爾決定邀請三大銀行的人前來聯儲總部,與他共進早餐。

彼得·費舍爾對三大銀行的人表示,自己和威廉·麥克多諾並不擔心長期資本管理公司所遭受的損失,甚至也根本不擔心其他銀行可能遭受的損失。如果17 家銀行總共損失30 億~50 億美元的估計是正確的話,那麼每家銀行3 億美元左右的損失是完全可以承受的。即使這些銀行無法承受這一損失,但華爾街這些私有銀行既然可以將其股東的錢投入巨大的風險之中,他們也就沒有任何理由要求聯儲向他們提供幫助。

彼得·費舍爾擔心的是一個更加寬泛的概念,即所謂的“系統性風險”: 長期資本管理公司一旦崩盤,而債權人又草率無序地紛紛套現,整個金融體系就會受到極大的危害,而這種危害是不可能只發生在幾家大的參與者身上的。後來,艾倫·格林斯潘使用了“捆綁式市場”一詞,對這種可怕的景象進行了描述。也就是說,如果聯儲不斷然採取行動的話,交易就有可能停止,市場就有可能停擺。威廉·麥克多諾同樣也擔心,這麼多的市場出現虧損,而蒙受鉅虧的參與者數量又那麼驚人,一旦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崩盤,就很可能引發一場極其慘烈的殺跌慘劇,從而導致利率出現巨幅波動,並進而引發另一輪鉅額虧損。市場就可能出現一兩天,甚至更長時間的停擺。

自大蕭條之後,儘管有時也會出現一些蕭條的症候,但美國再也沒有經歷過類似的考驗。然而,對發生金融危機所抱有的恐懼心理,就像害怕發生自然災害、擔心電腦出現故障,以及出現其他類似的現象一樣,一直是文學作品描述的一大熱點。簡單地說,沒有任何人能夠確定,出現系統性風險就一定意味著發生危機,畢竟,系統性風險是一個很抽象也很難進行界定的概念。當然,從管理者的角度來說,必須採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避免這種情況出現是很理所當然的一件事情。

就在彼得·費舍爾準備好和他的客人見面之時,亞洲已經步入了經濟衰退時期(如果還算不上蕭條的話);俄羅斯則肯定已經出現了蕭條;而南美洲則正在蕭條的邊緣徘徊。在美國,巨大的信用利差說明,貸方已越來越惜貸了,而這恰好是蕭條最為明確的一個標誌。此前一天,即9 月21 日,美國國庫券收益率探底5。05% 。一位經濟學家在《華爾街日報》上撰文指出:“現在國庫券收益率已經成了恐懼心理的一個衡量尺度了。”因為人們普遍害

怕持有除國庫券以外的任何債券。從瑞士到巴西,再到新加坡,世界各地的股市都在一路下滑,幾乎無一能夠倖免。從華爾街一步步爬上來的彼得·費舍爾很清楚地注意到,和1929

年大蕭條前夕華爾街出現大崩潰時的情況截然不同的是,當時的美國經濟早已經陷入了蕭條,而這一次,美國經濟依然充滿著活力。事實上,大多數美國人並沒感受到會發生金融危機——用美國財政部長羅伯特·魯賓的話來說,可能是半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的一次金融危機。但在聯儲的心目中,發生這種危機的可能性肯定存在。

※BOOK。※蟲 工 木 橋 虹※橋書※吧※

第32節:華爾街巨頭大聚會(1)

華爾街巨頭大聚會

當天早晨7 點30 分,彼得·費舍爾所請的客人:美林證券的戴維·柯曼斯基和赫伯特·艾利遜、高盛公司的喬·柯茲納和約翰·泰恩,以及J。P。 摩根公司的羅伯託·門多薩,已經全部到齊了。從這些公司的股價走勢中,就可以看得出這些高管的心情,而所有這些客人的心情都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愁緒萬千。當時,美林證券的股價為每股54 美元,而就在7 月,該公司的股價還高高地掛在每股108 美元的水平之上,比現在整整高了1 倍;而同病相憐的J。P。 摩根公司的股價則跌掉了40% ;高盛公司至今仍然沒上市,因此,喬·柯茲納的心情是他們之中最壞的了。在這種市道下,高盛公司是根本不可能順利發行股票的了。

彼得·費舍爾開門見山地告訴各位客人,星期天他在格林威治待了整整一天,對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情況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瞭解。他很坦率地表示,自己對“系統性風險”非常擔心。在座各位銀行家紛紛表示,自己也有同感。美林證券的處境就很不妙,倒不是因為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影響,而是它在債券交易上蒙受的巨大損失。一直刻意迴避對沖套利交易的美林證券,做夢也沒有想到過,自己竟然是如此的脆弱,如此的不堪一擊。儘管與美林證券相比,J。P。 摩根公司的情況要好得多,但其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