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顧維鈞回憶錄》第2卷,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178頁。'
在國內外強大的輿論壓力面前,蔣介石國民黨政府並沒有動搖其“攘外必先安內”的根本政策,但在手法上又不得不表示出一種抗日的姿態。他們在不妨礙“安內”和對日妥協的前提下,被迫採取了一些措施。
從1932年7月7日到榆關失守前,面對日本的不斷挑釁,蔣介石曾三次電令張學良,派3~5個旅到熱河加強防守,要求“在榆關駐重兵”。
12月25日再電張學良,決走密備中央軍6個師隨時北運增援。並且說:“倭寇北犯侵熱,其期不遠”,“今日之事,惟有決戰,可以挽救民心,雖敗猶可圖存,否則必為民族千古之罪人。”蔣介石的話說得很動聽,但只是為了應付一下門面,他在另一封電報中卻說:不這樣做,“又使國人誤為不抵抗也”。'秦孝儀:《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一對日抗戰時期》緒編(1),臺北1981年版,第566頁。'
榆關失守後的1933年1月17日,張學良曾致電蔣介石,要求調中央軍即日“開赴熱東一帶,以增強實力,而備萬一。否則戰端一起,深恐區域性稍有不支,全域性大受影響,事機迫切,間不容髮,職部軍隊實不足分配”。
對此,蔣介石竟批覆:“北方軍事已圭權託付吾兄……成敗存亡,聽之而已。”'張學良為熱河危急要求籌定大計致蔣介石電,1933年2月5日,國民黨總統府機要檔案。'
到2月14日,日軍進攻熱河前夕,蔣介石還在宋子文的電報上批覆:“未開戰以前,中央軍不如緩上”。'秦孝儀:《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一對日抗戰時期》緒編(1),臺北1981年版,第595頁。'拖到2月28日熱河形勢告急的時候,蔣介石才下令中央軍增援部隊北上。到最後,原定北援的6個師中只落實了第2、第25、第83和第44師4個師。直到3月15日,日軍猛犯長城各口時,始組成以東北軍、西北軍、晉軍等地方部隊為主的戰鬥序列,共約25萬人。而此時蔣介石用於南方5省“剿共”的兵力,卻達到60萬人以上。
國民黨在華北的最高軍事指揮機構原是北平綏靖公署,張學良為綏靖公署主任。
1932年8月17日,國民黨決定撤銷北平綏靖公署,改設軍委會北平軍分會,並由蔣介石兼任軍分會委員長。蔣介石又讓張學良以北平軍分會副委員長的身份代行委員長的職權,使張感恩於蔣。
1933年1月,榆關失守後,張學良到南京開會時,曾要求蔣介石北上,指揮反攻作戰。蔣不得已,派陸軍大學校長楊傑率20餘人於當月20日赴北平協助張進行指揮。
1月24日,熱河危機加深,宋哲元、馮治安、張自忠、劉汝明、商震、龐炳勳等華北軍將領致電蔣介石,請他北上指揮作戰。蔣滿口答應:“必北上與共生死也”。'秦孝儀:《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一對日抗戰時期》緒編(1),臺北1981年版,第585頁。'
然而不到3天,他卻南下江西指揮“剿共”戰爭去了。
2月5日至13日,當“倭寇攻熱在即”之際,蔣介石先後4次分別致電張學良和宋子文,決定並催促張作相赴熱坐鎮指揮。2月19日,決定成立兩個集團軍,由張學良和張作相分別統率,保衛熱河。3月1日,蔣又致電宋子文,告以“熱河戰事,惟有漢兄(張學良)親出督師,方可如計奏效。”'秦孝儀:《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一對日抗戰時期》緒編(1),臺北1981年版,第607頁。'
結果,張作相直到熱河失陷前幾天才趕到承德設司令部,為時晚矣!張學良還未成行,熱河已失。
3月3日,北大教授丁文江等致電蔣介石,再次催其北上。電稱:“熱河危急,決非漢卿(張學良)所能支援,不戰再失一省,對內對外,中央必難逃責。非公即日飛來指揮挽救,政府將無以自決於天下。”'吳相湘:《第二次中日戰爭史》上冊,臺北綜合月刊社,1973年版,第118頁。'
3月4日,熱河淪陷,全國震怒,蔣介石才急派何應欽、黃紹竑等於5日趕赴北平,與張學良會商應付辦法。3月6日,蔣介石亦被迫離開“剿共”前線北上,以其親信何應欽代行北平軍分會委員長之職,主持華北軍事,並聯絡閻錫山等出兵長城,應付抗戰。同時在保定設委員長行營,由何成浚代蔣坐鎮華北。
3月26日,長城抗戰正緊之時,蔣介石卻已在南京與剛剛回國的汪精衛會談,幾經周折,蔣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