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部分

行長,相當於今天美聯儲主席。第一位登上這一寶座的是出身摩根財團的本傑明·斯特朗。“一戰”時,斯特朗將當時迅速增加的國債作為抵押票據,逐漸成為美國財政部唯一的財務代理,其他地區聯儲銀行因未能及時作出反應而被邊緣化,結果分散於12個美聯儲地區銀行的權力被集中到紐約美聯儲銀行手中。

由於斯特朗本人的特殊出身,紐約聯儲銀行成為摩根財團在美聯儲系統內部的代理公司。此外,繼威爾遜總統、哈丁總統之後的柯立芝總統、胡佛總統也均與摩根財團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柯立芝在政壇上的崛起離不開摩根兩個合夥人德懷特·莫羅和托馬斯·柯克倫的幫助。胡佛總統的政治顧問是繼戴維森之後擔任摩根財團掌舵者——摩根合夥人托馬斯·拉蒙特,胡佛每週都會定期向他們諮詢3次。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財政部長安德魯·M。梅隆出身梅隆家族。該家族長期與摩根財團保持著合作伙伴關係。接替梅隆出任財政部長的奧格登·米爾斯也是摩根財團旗下紐約中央鐵路公司一位管理層的兒子,胡佛時代的國務卿亨利·史汀生是摩根私人律師伊萊休·魯特的學生和合夥人。結果,美國金融控制權仍然掌握在以摩根財團為首的大金融家手中。

威爾遜總統晚年時曾悔恨不已地作過這樣的反省——“我是最不快樂的人。我不知不覺中毀了我的國家。一個偉大的工業國被其信用體系所控制。我們的信用體系是很集中的,因此,國家的發展和我們所有的活動都被掌控在一小撮人的手裡。我們成為文明世界統治最差的政府之一,完全被掌控和主宰的政府之一,它不再是一個言論自由的政府,不再是一個有信仰和多數人投票的政府,而是一小撮居於支配地位的人的想法和威脅下的政府。”

這樣的結果讓很多人感到,美聯儲是金融家操縱政治權力的一種陰謀。少數金融家透過控制美聯儲達到控制美國經濟乃至於控制全球經濟的目的。還有好事者製作出了金融家控制中央銀行與貨幣特權的路線圖:

第一步,發行銀行券或信用貨幣的特許權由政府授予金融機構。

第二步,政府稅收部門開始接受仍然由私人金融機構發行的銀行券來支付稅款而不必直接收取貴金屬貨幣。

第三步,政府在戰爭、災荒等緊急事件中需要籌措資金,於是金融家透過鉅額貸款支援政府,由於數額太大,以至於政府無法在短期內還款,這些貸款都變成了長期借貸,由此金融家逐漸控制政府權力。

第四步,信用貨幣發行過量,無法兌換足量的貴金屬貨幣,結果變得分文不值。

第五步,公眾產生恐慌,拒絕接受銀行券。金融家控制的政權強行賦予中央銀行發行的銀行券法定貨幣的地位。法定貨幣無法兌換貴金屬貨幣,如綠背美元和人民幣等現在的各國紙幣。發行者也沒有將貨幣兌現為實物的義務;只依靠政府的法令使其成為合法通貨的貨幣。法定貨幣的價值來自擁有者相信貨幣將來能維持其購買力。

第六步,法定貨幣使得金屬本位制無法實行。極少數金融家透過中央銀行調控信用獲得絕對的金融控制權。

其實,社會經濟系統是一個結構非常複雜的大系統。越複雜的系統越難以預測未來的變化趨勢,也越難被極少數家族長期穩定地世襲式控制。因此,僅僅透過控制美聯儲這樣的機構並不能長期地、完全地控制整個社會經濟系統。各個金融勢力之間以及金融勢力與政治勢力之間的關係並不穩定,有時它們會像很多陰謀論者所說的那樣相互勾結,有時則相互利用,有時也會產生難以克服的矛盾。

羅斯福新政時,摩根財團對美聯儲以及美國金融的控制遭到了阻擊。洛克菲勒財團、華爾街新興的猶太財團如擊垮庫恩—洛布公司的雷曼兄弟和高盛投行、愛爾蘭裔天主教勢力代表肯尼迪家族、義大利裔建立美國銀行的賈尼尼家族與修建胡佛大壩的貝泰工程公司等結成強大的反摩根同盟要將摩根財團拉下馬來。

1929年經濟大危機開始時,洛克菲勒財團趁勢侵吞摩根財團所有的大通國民銀行。反摩根同盟推動了新政時期1933年和1935年的銀行法案,透過這兩個法案將美聯儲改頭換面:聯儲委員會直接下屬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負責公開市場操作,地區聯儲銀行的總裁任免權由聯儲委員會掌握。美聯儲控制權永久性地從摩根財團和紐約聯儲銀行手裡轉移到華盛頓政府手裡,包括紐約聯儲銀行在內的地區分行從此成為次要角色,摩根財團的權力也隨之喪失。

“二戰”以後,由以洛克菲勒財團為首的東部權勢集團掌控了美聯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