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1部分

從第四個月開始,江南的罪官慢慢的少了,但凡是獲罪的傢伙,立刻有軍中考核過關的讀書人頂上。

但是軍隊中的讀書人就少了太多,慢慢有回到過去那種都是文盲軍的趨勢。

書生鬨鬧,然後被充軍的好事,可遇而不可求,現在江南的讀書人都學乖了,知道罵楊潮兩聲沒有關係,去鬧事就慘了,所以沒人鬧事,也就沒有合理的手段抓人了。

楊潮只能登報招募,招募讀書人從軍。(未完待續。。)

第四百四十七節年輕士子

蘇松夏家,侯家和顧家三家乃是姻親,經常在嘉定侯家府邸聚會。

夏允彝自不用說乃是復社領袖級的人物,顧鹹正是舉人做過延安府的推官,侯家則是嘉定豪紳,顧鹹正的兒子顧天逵是侯岐曾的女婿,侯岐曾的侄子侯玄瀞是夏允彝的女婿。三家患難與共,風雨同舟,經常聚會於侯玄瀞家內,“談及時事,各蓄異謀”。

其實就是一群懷有抱負計程車大夫而已。原本的歷史上,這些人紛紛參與抗清,最後不是自殺就是死於嘉定屠城。

“北直、山西皆已圈地,繼而剃髮易服。顧炎武說的好啊,韃虜不但要往我大明天下,而且要亡我華夏之天下啊。”

顧炎武經常在報紙上發表文章,最近是聲名鵲起,他的認知得到了一大批文士的賞識,顧鹹正就很欣賞。

“是啊,要亡我天下啊。”

中國古代沒有民族觀念,只有國家觀念,天下觀念。因為這是一個大一統的國家,你周圍都是跟你一樣的人,一樣的語言,一樣的文化,確實很難讓人產生異同感極強的名族觀。

最有機會產生的時期,其實是春秋戰國時期,那時候形成一種觀念,叫做諸夏!

諸夏指的是周朝下屬的各個諸侯國,認可大家都是從夏禹一直傳下來的法統,所以有了一個夏字,但是夏這個字最後沒有產生民族概念,因為秦國很快就一統天下。大家開始有了秦人的稱呼,秦國也沒有形成民族,因為很快就被漢朝取代了。之所有後世有漢人的名稱,就是從這裡來的。

士大夫又提倡錦衣華服的中原文明,於是又取一個華字,合稱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