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沒有信用,去年借錢給官府的,那都是愛國人士,土財主就沒有幾個,大多數都是老百姓,這怎麼行?把百姓手裡的錢都抽出來了,他們怎麼做買賣。怎麼添置織機擴大生產,還是要讓土財主支援咱們。土財主認錢不認人。”
黃鳳府點了點頭。
楊潮又道:“如果士紳都借給我們錢了。你說他還敢不支援我們?”
這句話讓黃鳳府眼前一亮,他覺得這才是楊潮的目的,原來隱藏的這麼深啊,難怪他過去就沒見過楊潮有什麼愛民的舉動,連給受災的百姓建房子,都是借錢給他們。還要收利息,過去的官府那絕對是直接撥付磚瓦木材的。
原來楊潮的打算在這裡啊,欠了縉紳的錢,縉紳就不敢給官府惹事了,不然沒人還錢了。高,實在是高。
“那我們今年還是三分息?是不是太高了?”
黃鳳府依然覺得三分月息太高,如果能降到一分息就好了,可是降到一分,他又怕沒人買了。
楊潮道:“月息就不降了,但是年限可以加長,今年我們發三年期的。”
後世年限越長的債券,利息就越高,就跟存款一樣,三年期的固定存款利率肯定高過活期和一年期的利率,債券發的時間長,意味著償還的年限長,借款的成本其實是大大降低的。
但是對於沒有任何投資,只吃利息的投資者來說,他們倒是無所謂,反正閒錢埋在地下又生不出錢來,借給官府,一年得到三錢六的利息,可是一筆不小的收入。當然前提是,他們充分信任官府會還錢。
“所以這份報告可以發到報紙上去,同時加點內容,把去年償付利息的數字也加進去。我發現我們借出去一千萬兩,可是按時取利息的只有六百多萬兩的債券,很多人都不打算收取利息啊。這是完全支援官府。這種節操很好,但是做法是不對的。我們不能讓支援官府的愛國百姓吃虧不是。號召大家都來取息,不要怕官府還不起錢,官府有的是錢。”
讓大家看看,楊潮治下每年可以收取將近兩千萬稅銀,而且有意願支付利息,這信用肯定會大漲一截的,如果真能把埋藏在地主家裡的銀子撬出來,那可比從日本每年刮來那點銀子多了無數倍啊,透過銀票變成貨幣後,大明朝可能一下子就不缺貨幣了。
後世的專家推算,整個大明一朝,流入中國的白銀數量在一億到兩億,而其中大部分被窖藏了起來,只有六千萬兩左右在市面上流通,顯然是不夠的,所以出現大量鑄造私錢的情況。
而中國歷史上可不止大明一朝流入白銀啊,從唐宋時期就開始了,只是前期畢竟少而已,但是中國古代自己也挖掘金銀,幾千歷史滴水成河絕對不會少於一兩億,歷朝歷代挖掘的貴金屬又不會消失,也不可能都被皇帝帶進棺材裡去了。
假如歷朝歷代積攢的白銀有兩億兩,從唐宋到大明流入兩億兩,明代又流入兩億兩,這就是六億兩白銀,只會少不會多,如果能將這些白銀都存入銀行做資本金,就會變成六億兩銀票,甚至可能更多,因為楊潮跟拿騷商定的製造貨幣的模式中包括一個銀行購買官府債券的方法。
官府的債券也可以作為本金髮放紙幣,紙幣透過購買債券流入官府的金庫中,然後花出去這給市場釋放了一大批貨幣,基本上達到了控制貨幣發行量的目的,這樣大明的經濟,就不會在受到貨幣不足的制約了。
“所以發三千萬兩債券。百姓認購剩下的,江南銀行包銷了。不要愁沒錢花。今年最多三千萬兩,明年就可以擴大到五千萬兩銀子。相信我,十年後你不發一兩億兩銀子,你都不好意思見人。”
楊潮對黃鳳府循循善誘道。
黃鳳府完全被驚呆了,一億兩銀子啊。光是利息就是三千多萬,如果崇禎在世,知道自己欠這麼多錢,估計寧可不做皇帝了。
“你今年的任務是,將官府弊端完全革除,官府是很敏感的地方,官府不穩,百姓就不會穩,所以快刀斬亂麻。一年時間必須把政局穩定下來。我要你組建一個跟軍隊一樣令行禁止的官府,從南京發出的政令,十天之內我要治下每一個縣都開始實施。你可有成算?”
黃鳳府狠狠道:“考成法,剝皮充草!”
他打算採取嚴刑峻法了,採用張居正制定的考成法,完不成任務的官員,直接用朱元璋的辦法剝皮。
“太過,太過了。本督想來主張。輕刑罰,嚴執法!你只有執法嚴厲了。才不會有人犯法,至於你懲罰是打一頓板子,還是直接砍頭,其實效果是一樣的。只要知道伸手必被捉,就沒人伸手了。你不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