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香茗,向老牛把水那樣,“咕咚咕咚”直灌,他希望自己喝水的聲音,能激發大臣們對香茗的渴望。
但朱由檢失算了,大臣們現在都忙著爭吵,別說喝水聲,估計現在在朝堂放串鞭炮,他們也不一定能聽到,也許只有雷聲能讓他們消停一會。
大臣們爭論的內容,朱由檢一句也沒聽清,他到現在,還沒想好用什麼理由裁撤後宮。
即使沒有聽到爭吵的內容,朱由檢也可以想到,這些沒有國家觀念的大臣們,看待問題的出發,除了歷史慣例,就是笨階層的利益最大化。
申時左右,大臣們的聲音,漸漸弱下來,他們不吃、不喝、不坐、不休、不眠,已經爭吵了四個多時辰,要是後世的八小時工作制,這一天的時間就這麼過去了。
不是他們不想再爭論,而是他們已經沒有了爭論的力氣。
朱由檢低頭打量著大臣們,有些年老體弱的大臣,早就眼皮打架,連站立都是困難,眼睛睜開的那會,還是會爭上幾句,然後眯上一小會,養精蓄銳,準備下一次的爭吵。
他們的臉上,不屈的鬥志還在,就像兩隻鬥雞,雖然雙方都累得站不起身,但還沒有分出勝負,誰也不服誰。
只要他們恢復一丁的力氣,戰鬥還會繼續下去。
朱由檢暗暗心驚,難道大明時代,就有了興奮劑?怎麼自己從來沒聽說過?
申時快要結束的時候,朝堂終於安靜下來,大臣們再也沒有了站姿,政見相同的群體,相互倚靠在一起,勉強維持站立的狀態。
朱由檢靠在椅子上,他早就被人類不屈的意志所折服,早知道如此,他今年就不該出征關外,讓這些體現大明不屈意志的朝臣們,先去遼東打打頭陣。
直等了一袋煙的功夫,見朝堂還無動靜,朱由檢才從龍椅上站起來:“眾愛卿的意見和建議,朕都聽到了,你們的良苦用心,朕也記住了,既然愛卿們都沒有什麼意見,那這份改革的方案,就要執行了————彝憲,散朝!”
“散……朝……”張彝憲的聲音,又尖細又綿長,這一刻,比所有大臣的聲音加起來,還要洪亮。
“陛下……”
“陛下……”
“陛下……”
……
他們的聲音太微弱了,朱由檢已經離開朝堂,根本聽不到。
“咕咚!”
“咕咚!”
“咕咚!”
……
朱由檢剛剛離開朝堂,就有大臣們摔倒,既有支援他改革的人,也有反對他改革的人,甚至還有一直在觀望的人。
朱由檢躲在屏風後面,聽到一個個大臣摔倒在朝堂,低聲罵道:“這些倔驢……”
既然改革方案在朝會上獲得一致的透過,接下來就要執行了。
第282章迷霧一樣的報社館
首先執行的,是廢除府兵制,北五省的府兵,北直隸、山東、山西、陝西已經全部整編成新軍,陝西的新軍雖然沒有全部配備燧發槍,但已經按照新軍的待遇發放軍餉。
只有河南一省,沒有編制新軍,李春燁立即從兵部抽調人員,趕赴河南組建第三十八軍。
其餘的府兵及軍戶,如果完全喪失土地,或者剩餘的土地不足以養活全家,剩餘的土地暫時交給當地官府,他們則全部移居遼寧省,如果他們去得快,還能趕上冬小麥的種植。
於此同時,北五省完全失去土地的百姓,也開始移民遼寧省。
第一大道頓時忙碌起來,雖然背井離鄉,但這些移民,基本上都是整村移出,到了關外,他們還是鄰居,最重要的是,朝廷在關外,給他們無償分配了土地,每丁三十畝,要購買這些土地,可是要一百五十兩兩銀子。
有了這些土地,他們就可以養活自己和家人,再也不用受別人的盤剝了,將來他們的兒子,可以正常娶上媳婦,女兒也能正常嫁個好人家。
關外,讓他們過上了許多年沒有過的正常生活。
朝廷為了鼓勵移民關外的軍戶,給每丁發放了一石糧食,如果他們節儉一,完全可以正常過冬。
朱由檢偶爾喬裝出京,看著東直門外的第一大道上,遼寧移民絡繹不絕,他第一次感覺到,重振大明,這是真正開始了。
於此同時,在京師的東北角,有一份叫做《明報》的報紙,突然從天而降,《明報》的東主叫揚子,是一個四十上下的中年人,平時不苟言笑,但坊間有傳聞,他只是《明報》的主編,真正的東主,是另有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