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道德就是威嚴,從來沒有聽說靠雄偉宮殿來鎮服天下的。天下仍沒有平定,更應當特別節約,用以解救人民的急困,卻第一個先蓋宮殿,豈知道先後輕重?從前姒文命(禹)住處簡單,而姒履癸(桀)卻興建寢宮。祖先創業時,勵行節儉,用以教訓子孫,到了後來,子孫還流於奢侈淫靡,何況一開始就過分奢侈?而竟然說,使後世無法再去增添,可謂荒唐。於是,到了劉徹(七任武帝),終於因大興宮殿而使人民疲憊,未必不是由於蕭何這個開端!”

大亂之後,立即為君王修建豪華宮殿,使人扼腕。然而,一個普通平民,生活稍微過得去,還要買棟新屋,佈置新房。皇帝大權在握,擴張住處,正是人之常情。傳統知識分子對皇帝興築宮殿,十分敏感,史書上頻頻記載反對的言論,目的雖然是盼望減輕人民的負擔,但也顯示它太不切實際。太不切實際的理念,沒有價值。

不知道什麼原因,儒家學派總反對“住”的追求。認為稍圖舒適,便成罪過。歷代君王自己雖不聽這一套,拼命照蓋;但對別人卻會板起面孔,於是,限制高度、限制間數,規定某種官位的人才可以用什麼磚瓦,某種官位的人才可以用什麼椽柱,某種官位的人才可以用什麼顏色,平民只好永住陋室。結果簡單陰暗的建築物,直到今天仍擠滿每個角落。

婁敬的遠見

匈奴汗國(王庭設於蒙古哈爾和林市)單于(二任)欒提冒頓,不斷攻擊中國北方邊境,劉邦十分憂慮,徵求婁敬的意見。婁敬說:“天下剛剛安定,無論人民和戰士,都筋疲力盡,所以必須放棄用武力對付他們的念頭。欒提冒頓殺死老爹,把一群庶母當做妻子,這種人,用仁義說服他也不可能,我們唯一的方法,是把眼光放到未來,使欒提冒頓的子孫,向中國屈服。可是,恐怕陛下辦不到。”劉邦說:“說出來聽聽。”婁敬說:“假使陛下能把嫡長公主(魯元公主,當時正是趙王張敖的妻子)嫁給欒提冒頓當老婆,送上一份豐富豪華的嫁妝,欒提冒頓這傢伙眼皮薄,嫡長公主既是中國皇帝之女,有一個大富大貴的孃家,保證一定立她當皇后(閼氏)。好啦,她生的兒子,當然就是太子。陛下每年過節,把中國過剩而匈奴所缺少的東西,派使節送去,饋贈問安,乘勢命一些能言善道有教養的人,常去教導或暗示一些女婿對岳父的禮節。欒提冒頓活著的時候,他是女婿,一旦死亡,陛下的外孫繼任單于(君王),誰聽說過外孫敢跟外祖父對抗?這樣做,可以不必經過戰爭,就使匈奴汗國順服。可是,我必須警告,要嫁就得嫁嫡長公主。假如胡亂找一位普通的皇族女兒,或者在皇宮裡隨便物色一個女孩冒充,欒提冒頓一旦發覺,認為關係仍隔著一層,那可沒有用處。”劉邦說:“好計謀。”就要下令送魯元公主和親。皇后呂雉得到訊息,肝腸寸斷,日夜哭泣,哀求說:“我只生一個女兒(魯元公主)跟一個兒子(太子劉盈),你卻狠心把她投到匈奴蠻荒!”劉邦的政治手段敵不過被激起的父女之情,竟作為罷論。

婁敬是中國歷史上最有遠見的政治家之一,建議定都長安,使國家的根本穩固。而創議和親政策,更銳利地觀察到十年百年之後的外交形勢。“和親”——中國皇女下嫁給外國君王,這一次雖然沒有實施,但稍後卻終於實施,為國家帶來海洋般的利益。

“和親”是一種能力,西漢王朝開始嚐到和親的美妙滋味,唐王朝簡直幾乎全靠和親,才使邊疆蠻族順服。到了清王朝,和親更成為一種秘密武器,使內外蒙古心甘情願、俯首帖耳地作中國藩屬。滿洲人完全執行婁敬的策略,把大批皇女嫁給蒙古王子,生下的兒子,從小就隨母親住在皇宮,不但生活習慣幾乎全部中華化,而且跟外祖父(現在皇帝)、舅父(下任皇帝或親王)、表哥表弟(再下任皇帝或親王),玩耍在一起、讀書在一起,那種濃厚的感情,使他在成年回到蒙古當權之後,跟中國關係更加密切。“和親政策”像《西遊記》盤絲洞的網,密不可破,在蒙古境內,自己、兒子、兄弟、侄兒,所擁有的家庭主婦,都是清王朝的皇女。日累月積,要想特立獨行,連找個人商量都找不到。

只有宋王朝和明王朝在儒家僵固頭腦壓力之下,喪失了和親能力,認為把皇女嫁給蠻族,是一項侮辱。文既不肯和親,武又怎麼打都打不過,結局大家共知:國土日縮,人民日苦,而終於覆滅淪亡,皇女成了婢女,不得不給蠻族當奴,備受凌虐。

劉邦於擊破韓王(首府晉陽【山西省太原市】)信後,準備繼續北進,一舉消滅匈奴。北方正逢隆冬,天氣酷寒,可是,身在溫暖如春的晉陽宮的劉邦,卻輕視這項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