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本案證屬氣陰兩虛,燥熱、溼熱與瘀熱互結之候,但絡熱血瘀為甚,實中夾虛。本病在標為燥熱、溼熱與瘀熱三熱互結,在本為氣陰兩虛、肝腎不足,立清燥洩熱、清利芳化、涼血化瘀及益氣養陰、培補肝腎治法,注重調整肺、脾胃、肝腎的功能。
'葉麗紅,王敬卿。周仲瑛治療糖尿病經驗。中醫雜誌2003;(12):900~901'
【古代文獻精選】
《素問·奇病論》:“帝日:有病口甘者,病名為何?何以得之?岐伯日:此五氣之溢也,名日脾癉。夫五味人口藏於胃,脾為之行其精氣,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
《金匱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脈證並治》:“趺陽脈浮而數,浮則為氣,數即為消谷而大堅,氣盛則溲數,溲數即堅,堅數相搏,即消渴。”
《景嶽全書·三消乾渴》:“凡治消之法,最當先辨虛實。若察其脈證,果為實火致耗津液者,但去其火則津液自生,而消渴自止。若由真水不足,則悉屬陰虛,無論上、中、下,急宜治腎,必使陰氣漸充,精血漸復,則病必自愈。若但知清火,則陰無以生,而日見消敗,益以困矣。”
第五節內傷發熱
內傷發熱是指以內傷為病因,臟腑功能失調,氣血陰陽失衡為基本病機,以發熱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病證。一般起病較緩,病程較長,熱勢輕重不一,但以低熱為多,或自覺發熱而體溫並不升高。
《素問·調經論》對“陰虛生內熱”有較詳細記載,指出勞倦過度,陰陽失調可發熱。漢·張仲景《金匱要略·血痺虛勞病脈證並治》以小建中湯治療陰陽兩虛的虛熱症狀,可謂開後世甘溫除熱治法的先河。宋·錢乙《小兒藥證直訣》在《內經》五臟熱病學說的基礎上,提出了心熱用導赤散,肝熱用瀉青丸,脾熱用瀉黃散,肺熱用瀉白散等,並將金匱腎氣丸化裁為六味地黃丸,為陰虛內熱的治療提供了重要的方劑。元·李東垣提出脾胃氣虛發熱,並以補中益氣湯治療,使昇陽補氣法即甘溫除大熱之法在治療內傷發熱中起了重要作用。朱丹溪對陰虛發熱有較多的論述,認為陽有餘而陰不足,強調瀉火以保陰,反對浪用辛燥。明·張景嶽《景嶽全書·寒熱》對內傷發熱的病因作了比較詳細的論述,在病機上也有發揮,如《景嶽全書·火證》說:“陽虛者亦能發熱,此以元陽敗竭,火不歸原也。”用右歸飲、理中湯、大補元煎、六味回陽飲等作為治療陽虛發熱的主要方劑,值得重視。明·秦景明《症因脈治·內傷發熱》最先明確提出“內傷發熱”這一病證名稱,氣虛發熱用氣虛柴胡湯,血虛發熱用血虛柴胡湯治療。清·李用粹《證治匯補·發熱》將外感發熱以外的發熱分為鬱火發熱、陽鬱發熱、骨蒸發熱、內傷發熱(主要指氣虛發熱)、陽虛發熱、陰虛發熱、血虛發熱、痰證發熱、傷食發熱、瘀血發熱、瘡毒發熱共11種,有助於對內傷發熱的深入辨證論治。清·王清任《醫林改錯》及清·唐容川《血證論》二書對瘀血發熱特點的描述,在內傷發熱的辨證上有很大意義。
凡是不因感受外邪所導致的發熱,均屬內傷發熱的範疇。西醫學所稱的功能性低熱,腫瘤、血液病、結締組織疾病、內分泌疾病及部分慢性感染性疾病所引起的發熱,和某些原因不明的發熱,具有內傷發熱的臨床表現時,均可參照本節辨證論治。
【病因病機】
引起內傷發熱的病因主要是久病體虛、飲食勞倦、情志失調及外傷出血,其病機主要為氣、血、陰、陽虧虛,以及氣、血、溼等鬱結壅遏而致發熱。
一、病因
1。久病體虛
由於久病或原本體虛,失於調理,以致機體的氣、血、陰、陽虧虛,陰陽失衡而引起發熱。若中氣不足,陰火內生,可引起氣虛發熱;久病心肝血虛,或脾虛不能生血,或長期慢性失血,以致血虛陰傷,無以斂陽,導致血虛發熱;素體陰虛,或熱病日久,耗傷陰液,或治病過程中誤用、過用溫燥藥物,導致陰精虧虛,陰衰則陽盛,水不制火,而導致陰虛發熱。寒證日久,或久病氣虛,氣損及陽,脾腎陽氣虧虛,虛陽外浮,導致陽虛發熱。
2。飲食勞倦
由於飲食失調,勞倦過度,使脾胃受損,水谷精氣不充,以致中氣不足,陰火內生,或脾虛不能化生陰血,而引起發熱。若脾胃受損,運化失職,以致痰溼內生,鬱而化熱,進而引起溼鬱發熱。
3。情志失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