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惡性通貨膨脹,結果使國民經濟遭到破壞。
通貨膨脹造成貨幣貶值,物價飛速上漲,人民生活大幅度下降。以重慶為例,如1937年的工人的工資指數為100,1944年即只有41了。大、中、小學教師和一般職員的工資指數,則從1937年前後的100下降到1943年的21。而生活指數卻在飛快上升。1943年11月,昆明的生活指數比1937年7月增加了410倍。
國民政府的上述政策,雖然對增加收入、解決戰時財政開支,起了某些臨時性作用,但也是非常有限的。1943年,政府的財政收人才佔其支出的一半左右,有時甚至不足一半。這就使大後方的經濟陷入極其嚴重的惡性迴圈之中。
在國家民族危亡的關頭,為了戰爭的勝利,實行戰時財政經濟政策,對國民經濟實行某種統制,以應付非常時期經濟的需要,本來是必要的和有利於人民的。但由於官僚資產階級從其私利出發,把它當成難得的發財機遇,大飽私囊,這就使戰時經濟政策的積極方面受到極大損害,並使它最終成為損害人民利益、阻礙生產發展和破壞國民經濟的重要因素,造成十分嚴重的後果。
首先,它使以蔣、宋、孔、陳四大家族為代表的中國官僚買辦資本家有了巨大的發展,財富更加集中。抗戰頭4年,四大家族控制的中央、中國、交通、農民四大銀行的存款數額約增加6倍,平均每年約佔全國銀行存款的80~90%。又據《中央銀行月報》公佈的數字,四行、二局在抗日時期外幣與黃金的儲蓄,1940年佔:%,1942年佔16%,1943年佔26%,1944年佔32%。1945年6月佔75%。外幣與黃金是被認為比較穩定的財富代表物,這些數字表明外幣與黃金一年一年地迅速集中到四大家族手中。
其次,在這種不堪重負的沉重壓迫下,民族工業困難重重,大批停產、關閉和麵臨破產的威脅。據統計,抗戰時期大後方5266家工廠,其中民族工業4764家,在數量上佔90%以上,但其資本只佔全部資本總數的61%;而僅佔10%的“官辦”企業,竟佔到全部資本的39%。在官僚買辦企業統治市場、資源、運輸等條件下,經營分散、裝置落後、實力單薄的民族工業難以生存。
1943年重慶871家工廠中,停工、減產者即達270餘家。桂林、昆明等地的私營工廠大都瀕臨絕境。針對民營工業被官僚資本兼併侵吞的情況,有人感慨他說:“各遷川工廠可謂當年艱難辛苦而去,今日傾家蕩產而歸,尤以中小工業廠家受創最甚,實力抗戰時代的一頁傷心慘史。”'《成都工商導報》,1946年7月25日。'
再次,農業生產萎縮和農村經濟遭到破產。農業產量逐年下降。糧食總產量1938年為172175萬擔,到1941年,只有153656萬擔,減少了18500萬擔1941年以後,大後方的農業生產狀況雖然也時有起伏,但總的困境是日甚一日了。再加上地主階級名目繁多的高額地租和可怕的高利貸剝削,水旱災荒,兵匪禍連,在這種沉重的負擔下,落後、貧困的農村經濟不能不日益破產。大批農民因此失去土地和基本的生活手段,在絕對貧困的死亡線上掙扎。瀕於破產的農民無力抗禦災荒。1944年,四川災民3000萬,鄂北200萬,陝西300萬。河南餓死300萬人,流亡他省300萬人,等待救濟的1500萬人。同年因災荒而請求減免田賦的有13個省區。
三、國民黨對進步文化的摧殘
抗戰初期,由於國共合作的實現,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文化藝術戰線上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也相應建立,無數愛國知識分子,文化、教育和藝術工作者,踴躍地投身到抗戰實際鬥爭中去,推動了抗日初期文化運動的蓬勃發展。但是,武漢失守以後,國民黨隨著對抗戰轉向消極,對進步的抗戰文化也採取了控制的措施。特別是皖南事變後,更對文化界以政治手段來壓制和摧殘。主要是:
第一,加強文化專制。國民黨透過成立的文化運動委員會,從中央到地方普遍加強文化專制,向進步文化和進步作家發起進攻。
1943年11月,國民黨五屆十一中全會透過《文化運動綱領》,鼓吹一個主義,鼓吹唯心主義的民生哲學。接著,制定一系列的反動法令,對進步文化作品進行壓制。1943年僅查禁書刊即達500餘種。
第二,迫害進步報刊。國民黨對進步報刊實行嚴格的審查,將所有宣傳革命的、進步的、抗日的內容進行刪改、扣壓、不準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