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的了。
“這個趙石,還是不知輕重,此戰十幾日之前便已結束,奏摺卻是現在才到京師,也不知他這個領兵之人是怎麼當的,還是太年輕了些啊,分不清輕重緩急。”
殿中重臣們臉上卻都不覺一熱,當初以趙石軍前統兵之議這裡沒一個人是同意的,參知政事李圃更曾直諫,趙石年方十七,德望不足,以其統兵軍前,陛下欲置金州於何地?欲置軍前將士於何地?欲置金州數十萬百姓於何地?
現在想來,卻也成了笑話一般,得這是皇帝陛下在找後賬了,明貶暗褒,還順帶著譏諷了群臣一下,這刻薄之名,果然是其來有自,份數實情……
月票今晚若能上一百,阿草就算不睡也給大家碼出一章來,現在還不夠給力啊,哈哈,阿草將一章拆成兩章效果,書友們果然慧眼如炬,都覺出不對來了……
bk
!
第七卷 千里江山入戰圖第五百四十二章 奏表(二)
第七卷千里江山入戰圖第五百四十二章奏表(二
月票,月票,勉強過五十,阿草奉上一章,大家再接再厲啊,殺入前六,阿草才動力十足。
“臣趙石領兵守金州,匪眾二十餘萬,勢如滔天,臣不得不兵行險招,於興元城南三十里坪,取空曠處當面擊之,幸賴將士不顧生死,奮力趨前,敵軍大潰。
此戰,金州上下同心同德,戮力為之,前有將士浴血沙場,後有巡閱使陳祖,按察使種從端,所率金州知府,別駕等一應官吏,襄助良多,臣不敢專功,奏於御前……
然臣思之,此戰雖勝,於當今局勢不無小補,然蜀中亂事已呈烽火燎原之勢,道路斷絕,音信不通……情勢險惡之處只有更勝從前……
陛下委臣於重任,臣不敢有半點懈怠,以負聖恩,自繼任以來,夙夜難昧,每每皆感力不從心……
今幸得小勝,保全金州一境,猶自心驚,更不敢有半點驕狂……今臣欲率兵入蜀,然臣所率兵卒不過數千,實心有餘而力不足矣……
臣得勝之後歸興元,百姓夾於道途,歡欣鼓舞如劫後餘生,臣左思右想,捷報抵京,長安可同之?
陛下簡拔臣於道途,臣每自思之,皆恍然如夢,若臣不遇陛下,如今也只微末小吏,生前無功,死後無名,不過留山間一荒冢而已。
幸遇陛下,風雲際會,陛下於臣,恩同再造,今又託以腹心,旁人可虛言藏拙,但臣不敢,今國事維艱,但有小勝,於蜀中亂局卻無大利,不宜急躁。
有臣等在金州,夾大勝之勢,必不讓賊匪過漢水一步,但臣以為,今時入蜀,為時過早,臣懇請陛下速派援軍,只需數萬精銳,臣必揮兵入蜀,雖萬死,也定取蜀地以奉陛下……”
趙石的奏表上對金州戰事一筆帶過,對於當前戰局說的也很是持重,讓景帝李玄謹皺起眉頭,琢磨了半天,最終心想,許是擔心捷報一到京師,,有的人歡喜過了頭,建言讓他立即帶兵入蜀吧?
竟然還在奏表中鄭重其事的提了出來,實在是多事,難道以為朕不知道其中利弊?這個趙石,大勝之後不知道表功,卻盡說些多餘的,真真讓人氣惱。
此時已是亥時,大臣們都被他趕了回去,議功不是這個時候議的,眾臣心裡都明白,眾臣齊來,不過是走個過場,你來不一定讓陛下覺著多高興,但你若是不來,朝廷正值多事之秋,這樣的大事,你身為朝廷重臣竟然不聞不問,可見平日裡怠於公務,這樣的大帽子扣下來,任誰也受不了,眾人皆都浸yin官場多年,若連這丁點道理都不懂,還是趕緊回家種田為好。
之後將士之功該如何獎賞,戰後金州到底是如何一番景象,又該如何的善後,春天已到,援軍又該怎麼派出,如何做才能符合陛下的心意等等等等,也需要這些朝廷重臣們去仔細斟酌,可想而知,今晚註定是一個不眠之夜了,不過沒有人抱怨,都是一臉的輕鬆,心頭一塊大石也踏踏實實的落了地。
而景帝李玄謹這裡也是興奮難眠,先是拿起趙石的奏表仔細觀瞧,不過還沒看完,啪的一下將奏表拍在桌子上,只覺奏表之上句句都沒搔在他的癢處,心中不由暗惱,站起身來,來回在龍案之前踱了幾步。
不過到底是心裡高興,就算惱也不是真惱,招手將徐春叫了過來,“去,朕腹中有些飢餓,熬兩碗濃湯,整治幾樣清淡的,再熱一壺酒送上來。”
“是,陛下。”徐春臉上笑逐顏跑著去了,景帝李玄謹也不禁一笑,心道,徐春這孩子別看不是景王府出來的舊人,但卻真心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