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沒有與貝蒂艦隊拉開距離,若隱若現,讓貝蒂就是追不上。而在陸地上,德國人最大的底牌蓄勢待發。
日德蘭半島、丹麥希茨海爾斯以東十五公里處,一片巨大的黑森林將這裡包圍,中心處則是面積寬廣的空地,上百架雙翼飛機被推出機棚,上面的鐵十字標誌清晰可見——這是德國人的軍用機場!
華國承諾的雙翼飛機終於在五月初運抵德國,這105架飛機是威廉二世同意公海艦隊出擊的主要原因,橫須賀事件讓大部分人相信了飛機能夠威脅到戰列艦,其中就包括威廉二世。而華國專門為德國生產的雙翼轟炸機和雙翼魚雷攻擊機,拆成零件後透過運輸船運抵德國,避開了英國開始檢查華國運輸船和商船的時間點。德國人挑選了一百多名優秀飛行員進行俯衝轟炸和魚雷攻擊培訓,不過因為保密的需要,沒有時間進行海上攻擊訓練,這是最大的遺憾。
第四百三十七章意氣風發的追擊
英國人龐大的戰艦數量就是個無解的命題,起碼對於德國人來說是這樣,提爾皮茨曾經派大量潛艇、魚雷艇和飛艇到北海騷擾英國艦隊,試圖用偷襲式攻擊降低英國本土艦隊的數量,但效果並不好。鄧尼茨的冒險行動卻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三艘主力艦不能參加決戰足以使英國人傷筋動骨,如果這一百多架飛機能夠發揮作用——只要能造成本土艦隊幾艘、甚至一兩艘主力艦不能參戰,舍爾就有信心擊敗英國人。
所以德國人絞盡腦汁的從華國購買新式攻擊機,所以德國人不惜代價的尋求可以起飛降落這些飛機的地點。作為中立國,在原來的時空中丹麥並不是德國人攻擊的目標,荷蘭、丹麥這兩個低地國家都有不錯的軍事實力,在施利芬的計劃中,右翼鐮刀需要集中大部分兵力,如果分兵攻擊這兩個低地國家得不償失。另外,歐洲皇室之見的關係錯綜複雜,這可能也是上一個時空威廉二世沒有對這兩個國家動兵的原因。
不過這個時空不同,施利芬手裡兵力足夠,較早的開始動員、幾百萬華人勞工是能夠拿出更多軍隊的原因。攻擊荷蘭和比利時幾乎是同時開始的,截斷英國本土到荷蘭之見的運輸線,就能減少德國的麻煩。攻佔日德蘭半島就能徹底封鎖北海和波羅的海之見的聯絡,並進而向挪威和瑞典擴張勢力範圍,那裡的優質鐵礦等自然資源是德意志戰車急需的物資。荷蘭被攻破後其皇室逃亡英國倫敦,就在施利芬陳兵德國與丹麥邊境線時,丹麥皇室宣佈投降,成為德國的僕從國。好處是施利芬手裡多了戰鬥力還不錯的九個師的丹麥僕從軍,還可以輕鬆地在日德蘭半島設定空軍基地,也使海戰整體計劃更加完美。
一個月的適應性訓練時間並不長,按照航空指揮官凱瑟琳的說法,飛行員們能夠熟練的操控兩款飛機——畢竟他們之前就有豐富的雙翼機飛行經驗,但不一定能適應海上攻擊。面對高速航行中的戰艦,投擲炸彈和魚雷都不是陸地上的訓練可以模仿的,好在華國教官提供了成熟的攻擊編隊模式、攻擊模式和高度速度資料等等,這些理論性的知識需要長時間的實踐才能得出,珍貴程度不低於那一百架飛機。
現在德國海軍臨時航空兵大隊大隊長殷麥曼上尉就覺得自己滿腦子裡都是資料和理論知識,它們在自己的腦子裡來回晃盪、難以消化,幸運的是他們有一名華軍教官,而且這名教官也將隨大隊一起升空,負責指揮工作。(基因人軍官,不做詳細介紹)
“隊長大人,西線再次爆發大規模空戰,波爾克隊長的戰績都上升到20架了,你的也有14架,可我只有可憐兮兮的11架。咱們可說好了,我到海軍航空隊只是臨時的,之後還是會回到陸軍航空兵。相比對戰艦攻擊,我還是更喜歡空戰!”第三轟炸機小隊隊長里希特霍芬少尉向殷麥曼抱怨。
海軍航空兵大隊抽掉了大量有實戰經驗的優秀飛行員,其中戰績排名第一的殷麥曼擔任大隊長,里希特霍芬也在其中。不過被抽調後一個多月的時間裡,訓練、學習,就是沒有對空作戰任務,這讓里希特霍芬有些著急。
“放心好了,不只是你,我也要回到陸航。此戰之後空軍佔據海戰主流還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我們的主要對手還是法國空軍。現在,去做好戰鬥準備,我們去擊沉英國人的戰列艦!”
“擊沉戰列艦!”
“擊沉戰列艦!”
簡報室裡所有的飛行員高聲回應,然後跑向地勤人員早已準備好的飛機,魚雷和炸彈已經安裝完畢。一番檢查後飛行員向塔臺彙報,得到出發命令,準備就緒後等待自己的出發順序。被稱為“黑森林機場”的軍用機場面積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