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5部分

南洋共和國除了有豐富的農業資源,同時還有不少的礦產資源,更有十分豐富的旅遊資源,而且交通便利,適合發展製造業,不管是輕工業和重工業都能夠發展。

俄國在輕工業上一直都是弱勢,發展的重工業一定程度上又是沒什麼技術性的東西,有技術性的東西又得從中華帝國進口。

南洋共和國經過多年發展,內部的南洋土著基本上被清洗得差不多了。

同時南洋共和國利用土著的免費勞動力,修起了近兩萬公里的鐵路,使南洋共和國的交通變得非常便利。

在這片物產豐富的土地上,華人建立了一個很美好的家園,到處都是精緻的別墅小樓,環境十分宜人。

一到晴朗天氣,這裡簡直就是人間天堂。

而在果敢郡國,同樣發展得很迅速,緬甸土著目前與華人相處的還算不錯,中華帝國全面取消了緬甸的文字,學校裡一律都是教漢語漢字,繼續貫徹衣冠南渡政策。

很多緬甸土著也都開始將自己視為華人,這是一種很正常的傾向,畢竟中華帝國目前做為一個強國,其國民地位在世界上是很高的,而且成為中華帝國公民,可以享受諸多福利政策。

果敢郡國的經濟發展也很迅速,經過幾年下來的官方瘋狂建設,道路基本通暢。

南緬甸則是老樣子,在英國人的殖民統治下一直沒有什麼發展,人民生活還是很困苦,物質財富很匱乏。

實際上經濟發展這個東西,就是一個雞和蛋的關係。

殖民統治等於是把雞給宰了,所以蛋就少了,而蛋少了雞也就少了。

透支消費實際上就是把未來的蛋拿到現在孵化成雞,然後以最快速度生出最多的蛋,從而形成一種發展慣性。

英國的殖民地顯然不可能用這種模式進行發展,因為當殖民地經濟發展到了一定程度,必然會伴隨著被殖民民族的覺醒,從而導致不斷的反抗,這大大損害了英國殖民統治者的利益。

至於美國要在這些國家施行透支消費的發展模式也是困難重重,首先國界始終存在,英國、法國都是有主體民族的國家,目前也就只有德國等戰敗國讓美國國際資本進入,也就只有德國在施行透支消費的發展模式。

像日本本身也就有主體民族存在,不過日本也開始施行了透支消費的發展模式。

剩下的也就是英國和法國的問題,像美國那樣的發展模式,在英法兩國內部確實不太好施行,這必須由英法兩國政府來主持才有可能,但這不太符合國際資本利益。

但美國此時卻是不得不重視中華帝國的發展了,或者說是整個第三世界聯盟的發展。

第三世界聯盟也開始出現投資熱潮,也在進行透支消費的發展模式,如果美國在人口上不追趕上去,那麼經濟總量總有一天會被中華帝國所超越。

實際上,已經超越了。

不過就聯盟來說,第三世界聯盟的經濟總量相比英法日蘇聯這個聯盟來說還是少了一些。

但差距也不是太大,而且距離在不斷的縮小。

美國此時看到中華帝國也開始以透支消費的模式來發展,也開始英美日蘇聯盟的透支消費發展。

1925年,是美國採取透支消費發展的第六年,美國經濟確實是一片繁榮,然而美國的經濟卻因為人口問題,遠遠沒有甩開中國。

雖然在美國看來,美國經濟是大於中國的,但實際上中國經濟早已趕超美國。

戰後五年間,中華帝國真正建立了一次快速的發展,這是一次以政府出資帶動的發展模式。

五年之間,使中華帝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債務高築。

隨著民間資本出現投資熱潮,中華帝國在1925年算是撐過去了,1925年,中華帝國的稅收增加了一倍,達到了年500億亞元。

為了還掉到期的債務,中華帝國的財政預算模式發生了改變。

往年中華帝國是將一年的收入放在明年來使用,而在1925年,為了還掉債務,將1924年的財政收入全部都用來還款。而1925年的預算,則將用1925年的財政收入。

就算是這樣,中華帝國的財政依舊十分健康,沒有任何的赤字,但寬裕卻是說不上了。

帝國為了還款,在建設專案上都減少了很多,不過在必須建設的工程方面還是一個都不少。

那些具備營利性的工程,全部都交給民間資本去建設。

由於大批的工程建設,以及繁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