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6部分

研發(R & D)為經營主軸的公司,如3M公司;(4)以創新為主的企業取向,像沃爾瑪超市,每週能推陳出新高達400種新設計商品的“創新週轉率”;(5)以創業精神為取向的公司,如GE公司,其策略性的創業模式,非但能把公司做大,還能讓公司大而靈活;(6)以系統建立的標準模式取向,像微軟的Windows作業系統、英特爾的微處理器等。

如同德魯克指出的三大戰略經營模式:資源極大化、機會極大化以及系統設計者,已成了主宰全球化市場的贏家。

其中最為重要的是“關鍵決策”,亦即企業必須為各層面做出一套關鍵性決策,包含有:事業構想、事業所需的特殊優勢以及優先、優後的抉擇。細分為專業化、多元化及整合性,且掌握三類機會為增益機會、互補機會及突破性機會。

這是第一本探討企業戰略的經典之作,但真正的關鍵卻是“員工、工作和士氣”,因為任何決策都仰賴人的判斷力、果斷力及執行力。因此,經濟成果並非經濟實力的產物,而是人類的成就。

談及發掘企業的潛力時,德魯克舉例說明了能將弱點轉變成優勢的故事:

ⅩⅩⅨ一家在美國國內擁有大批營銷團隊的公司,在全美各地的營業額約為12000萬美元,公司想裁減營銷人員,但這樣做會危及企業的銷售額。但即使如此,公司現有的銷售份額,根本就無法養得起這150名訓練有素的營銷人員。經過一項分析顯示,公司如果要在營運上獲利,每位營銷員每年的平均銷售份額必須達到400萬美元,但目前每位營銷員每年的平均銷售份額才只有80萬美元。公司為解決該項問題,只好重新定義企業為分銷商而不是製造商。

公司又進行一項密集調研,尋找有哪些小公司製造類似的產品,而且同樣需要全國分銷渠道。公司提供全國的分銷渠道為這些小公司服務,讓小公司也能支付比營銷成本更低的價格以獲得渠道服務。5年後,這家公司以原有的營銷團隊,創造出超過8億美元的產品銷售份額。其中,只有1/5是公司自有的產品,其他都是別家非競爭公司的產品,雖然每家公司的銷售份額都不到16000萬美元,但公司卻能將總銷售份額提升到8億美元,充分發揮營銷團隊的實力,也從代銷產品中獲利不少。

這類例項屢見不鮮,確實,要重新定義公司、重新進行市場定位,就要問一個簡單的問題:“我們的事業是什麼?”理清問題後,機會就會被創造出來。

擅長問問題的德魯克,尤其是問對問題的能力特別強,諸如“這就是我們該做的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