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部分

現在有無數新的思想浪潮在衝擊著我們的大腦。思想變化的速度並不亞於科學技術的發展。所以管理企業採取不變的方式肯定是不行的。但頓悟還需漸修,漸修並不是說做事要拖拉。明白講,準備工作要做細,也就是說把改革會遇到的問題和一些情況事先準備好,並提出解決方案。

漢武帝

漢武帝

漢武帝是第一個奠定中國遼闊疆域的皇帝。

千古一帝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了秦王朝。但是,以秦帝國的版圖之遼闊,不過是漢武帝時代版圖的二分之一。

漢武帝對匈奴用兵44年,如此大事武功,在中國曆代帝王中,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建元元年(前140年),武帝執政。其時匈奴氣焰囂張,西域神秘莫測。

漢武帝絕不能忍受乃父乃祖的“和親外交”,忍氣吞聲,換取短暫和平。他有足夠的財力和人力,持久的雄心和野心,去征服,去開拓。

漢武帝即位第二年(建元二年,前139),派遣張騫出使大月氏,希望藉此形成反擊匈奴的戰略聯盟,壓縮匈奴的生存空間,實現對匈奴的戰略包圍。年僅18歲的帝王竟有如此眼光,歷朝歷皇,誰可比擬?張騫出使西域,開闢了千古絲綢之路,促進了東西方經濟與文化的交流;中原漢族政權力量延伸到了今天新疆以西。

即位第八年(元光二年,前133),漢武帝第一次運籌帷幄征戰匈奴,馬邑之戰失利。但是,短暫的失利,絲毫不能影響24歲天子的征戰豪情,反而促使漢武帝破釜沉舟,毅然拋棄漢王朝施行近七十年的和親國策,全力出擊匈奴!變和平體制為戰爭體制,棄祖宗制度啟現實制度。其間的勇氣和魄力,令人歎為觀止!

漢武帝曾在一篇求賢《詔》中說: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這篇躊躇滿志、殷情懇切的求賢《詔》,收錄在蕭統《文選》中,千百年來,英雄傳誦,志士吟詠。當年漢武帝以此“廣延天下人才”,今日反觀漢武帝一生功過,此語更是恰如其分!漢武帝之所以立下非常之功,皆因他就是非常之人!

《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記載漢武帝曾打算親自教霍去病兵法(天子嘗欲教之《孫吳兵法》),霍去病雖未學,但可見漢武帝深通兵法,這是他成為卓越的戰略軍事家的基礎。

論及漢武帝一朝的軍事戰役,人們往往言必稱衛青、霍去病、李廣,沒有人注意到璀璨四射的將星、帥才背後,遠在廟堂之上,那位足以與西方亞歷山大、愷撒、拿破崙相匹敵的最高統帥——漢武帝。

當年,漢武帝決意改變祖制、對匈開戰,韓安國、汲黯等前朝老臣,公孫弘、主父偃等當朝新銳,紛紛高唱反調。群臣應者寥寥,首戰無功而返,年輕的總指揮卻巋然不動。孫子說:“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漢武帝決心一改傳統的被動防守的戰略,而採取主動出擊到大漠深處去打擊匈奴的戰略,此後,河南之戰、漠南之戰、漠北之戰,對匈奴作戰的三大重要戰役,都由漢武帝親自決策部署,選將調兵。至於具體的用兵時間、出兵地點、兵力部署、攻擊方向,漢武帝都事無鉅細,總攬無遺。

與此同時,漢武帝又劍指東方、南方、東南方、東北方,使漢朝的勢力到達今天西方的中亞,西南的雲貴川,東北的黑吉遼,南方的海南與福建,勾勒出了現代中國版圖的基本框架。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馬驛之圍

馬驛之圍

馬邑之戰是漢武帝發動的第一次對匈奴的作戰,是一場典型的伏擊戰,但由於一個細節的疏忽,導致功敗垂成。在漢朝以前的戰國時有兩次對匈奴作戰的勝利,一是趙國的名將李牧,設計引誘匈奴深入境內,後圍而殲之:另一次時秦國名將蒙恬率30萬北擊匈奴,而後修長城抵禦之,可以看出主要以被動的防禦為主,基本沒有主動進攻。漢武帝發動的這次對匈奴的作戰是類似李牧的誘敵深入,後圍而殲之的模式,還是傳統的作戰模式。

馬邑之戰是這樣展開的:雙重間諜商人聶壹告訴匈奴的大單于自己能做馬邑的內應,讓大單于帶人來攻,裡應外合。漢朝則拍派大軍在馬邑四周設伏,李廣也參加這次戰役。計劃進行的很順利,大單于果然帶主力前來,到離馬邑不遠的地方,發現城外的牛羊無人看管,產生懷疑,後派人攻克一個據點,抓來俘虜審問,發現自己上當了,馬上帶人撤退。很多人為馬邑之戰的功敗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