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從2001年的640萬桶降至2004年的不足200萬桶。俄羅斯和非歐佩克石油生產國也無力再增加產量。正因如此,油價回落時,供應短缺的擔憂仍籠罩在人們心頭。

法國巴黎銀行駐倫敦的分析師表示:“全球原油需求遠遠超過了非歐佩克國家的石油產量,而這部分差額卻沒能夠被歐佩克所補足。原油消費國必定還會給歐佩克施加增產壓力,但從短期來看,我們還無法期望其日產量能再次增加50萬桶以上。”法國道達爾石油公司CEO克里斯托夫·德馬爾熱裡也支援這一觀點,說“目前原油價格高漲的主要原因是其產量不足,而非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聲稱的投機因素在推動油價上漲。”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三節 “供需不平衡,新興國家的需求是促使油價高企的原因”嗎?(2)

專家認為,全球原油儲備總量充足,但產量不足。隨著開採和生產成本上升,原油提煉跟不上需求。眾多容易開採的油礦基本已被吸乾,油田開採的難度將進一步增加,這造成了石油開採業投資的嚴重“赤字”。煉油廠的裝置利用率已接近飽和,目前美國和歐洲國家還沒有興建新煉油廠的計劃,而為了降低成本,各國對輕質原油和含硫少的原油需求量卻日益增加。全球原油精煉廠遇到產能瓶頸,大量原油存貨透過精煉商進一步被加工,精煉商也已經從中得到了高額利潤。世界經合組織各成員國目前都有大量精製石油產品存貨,但如此之多的存貨,仍不足以降低原油價格,主要原因是OPEC成員國所生產的原油型別趨向於重質原油,同時硫磺含量等級也十分複雜,導致成本增加。另外,全球市場對柴油機燃料和低硫汽油標準的要求十分苛刻也是原因之一。能源顧問公司Purvin & Gertz駐新加坡石油分析員森姆說:由於全球石油需求仍然強勁,市場也很關注供應量。事實上,現在的原油供應量還可以滿足需求。沙烏地阿拉伯可以供應重質原油,但全球並沒有足夠的精密裝置進行提煉。

不僅國際上的所謂能源專家,而且包括國內的著名石油專家們一致認為,隨著世界工業格局的轉變,中國和印度等國存在相應的工業和經濟的增長,對石油的需求有大量的增加,各方紛紛高度關注中、印等新興國家能源消耗量顯著增加的現象。並以此為依據認為中國和印度的需求推高了油價。然而這更是成為一部分人用來解讀石油高價的理由。

據世界能源署預測,至2030年發展中國家能源需求量的增幅將佔世界總需求量增長量的74%。2007年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與美國旗鼓相當,2010年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第一大石油消費國,2030年全世界一半的能源需求來自亞洲,印度能源消費將增加一倍,成為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國。

美國石油進口以2%的速度持續發展,而中國在1993年由石油淨出口國發展到目前的世界第三大進口國。據國際能源署統計,2000年至2006年的七年間,全球新增石油需求,中國佔了31%,整個北美佔了20%。國際上新興國家發展前赴後繼,中國做為一個消費加工大國,其發展速度更是驚人。1980年至2000年的二十年間,中國的GDP翻了四番,能源消耗翻了兩番。進入新世紀後,中國顯示出一個新工業化國家的特徵,能源消耗的速度趕上並超過了經濟增長的速度。本來美國是世界上唯一的能源消耗超級大國,美國靠著同國際能源署成員國的合作和同沙烏地阿拉伯的特殊關係控制著國際油價。現在突然出現一箇中國,其未來的能源消耗將在2010年左右超過美國,國際市場上把這些不確定因素打入了新的價格。此外,中國、印度等國家為了確保能源進口的安全,不得不以高價去買油田,卻屢遭狙擊。石油出口國從此有了與美國競爭的超級買家,有了討價還價的基礎。火上澆油的是,世界第二石油生產大國俄羅斯發現能源是她與鄰國和西歐爭議的有效武器。這樣油價裡又摻和了國際政治的成分。

中國能源消費增長是與工業化、城市化和汽車化緊密相關的。中國工業發展速度一直高於國民經濟發展速度,汽車又是工業化的主要部分。中國民用汽車的數量從1992年到1999年翻了一番,到2005年又翻了一番,目前中國已是世界上第二大汽車市場。但是中國汽車發展的黃金時代還沒有到來。從1994年中國把汽車工業定為經濟發展的支柱,到2005年中國民用汽車的年平均發展速度為,美國從1908年到1919年的年平均發展速度為中國的三倍以上,為!1908年福特發明了T型車 (Mode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