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子投在修捍海大堤上了,那林縛除了做大越王朝的忠臣外,就沒有太多的選擇,封侯、封國公都不是什麼問題。
要是三五年後,內河漕運還恢復不了呢?那時候封侯、封國公,能滿足羽翼已豐的林縛的野心?
在劉庭州看來,將捍海堤修在三縣與鹽區的邊界線,還不如將捍海堤完全修在鹽區呢?
沒能拉得劉庭州的支援,劉師度也早早表明支援的態度,張晏也知道自己是獨木難支。便是嶽冷秋也希望崇州的錢糧能消耗在修捍海大堤一事上,他便是一人反對,捅到京裡,反而會與張協、郝宗成起分歧,李卓對淮東軍則一貫是支援的態度。
張晏唯有希望修築捍海堤一事能拖上三五年,唯有寄望三五年內河漕運能恢復,“鹽銀保糧”之策自然就會作廢,當前情況,不得不同意整條捍海堤從淮南鹽區貫穿過去,這樣倒也便暗中拖一拖後腳。
如此,到十一月下旬,捍海堤修築方案,便大體定了下來。
捍海堤南段先進入實施階段,條件也最成熟。
淮東制置使早就在鶴城與江門設了巡檢司、築了城寨,還在江門與鶴城之間修了大道,為防備奢家派兵從海路襲擾崇州,江門與鶴城之間還築了三座堅固烽火哨堡。在林縛決定要築捍海大堤,鶴城、江門就先修築了大量的臨時軍營。
崇州南有長江,北有運鹽河,地勢也比北面的湖蕩平原區略高些,從江門到鶴城之間就沒有再設河閘。這時候只要將人拉上去,就能分四段立時動工築堤。
而北段、中段,則要每隔三十里先修七座驛堡,接下來再修出海河閘,到最後才分段築堤,將驛堡與河閘貫連起來。
到十一月下旬,流民軍丁壯與家屬除了少部分在山陽安置外,其他也差不多都從淮泗遷來崇州,主要沿鶴城、江門集結。
當然,初期的投入也是巨大的。
工輜營編卒六萬,每月糧餉投入為米糧三萬石、銀兩萬兩,這倒不難承受,畢竟是逐月投入的。
再說這麼多人,都是淮東軍的基本兵員,必須要嚴格按照營伍編制養著。
要不是淮東軍在崇州建設了冶鐵及各類匠作工場,僅僅是數以萬計的鐵質工具,倒不是有銀子,就能立時購來的。
築堤能不能提高效率,大量鐵質工具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
林縛初來崇州時,鄉里挖土掘坑,還多用木鍬、木鏟。縣裡每回徵役做工,不出差役錢糧,還是讓出役的鄉民自備工具,效率怎麼能高?
當然了,除了大量的鐵質工具外,還要投入大量的騾馬與車輛;這樣才能儘可能保證工期在兩年內完成。
'。。'
第10章 迎娶
窗外飄著雪花,北麓小院內外覆了一層淺雪,青石板上深深淺淺的履痕,彷彿是素白宣紙上輕描出來的幾筆淡描。
崇州不是大寒之地,冬季也見不到見場雪,今年的雪算是早的。
小蠻穿著大紅喜服,坐在窗前,先就哭了一場,一雙眸子紅腫似桃,蘇湄笑道:“好端端的喜事,你哭個不停,倒是委屈了你?不要再哭,再哭就不再是漂亮的新娘子了。”
“姐姐,你留在崇州不行嗎?”小蠻抹著臉問道,“你要不在崇州,我給別人欺負了怎麼辦?”
“從來都是你欺負人家,哪有人家欺負你的時候?”蘇湄莞爾一笑,將小蠻輕摟在懷裡,說道,“我現在還不能留在崇州,不過你在崇州,我也放心……”
“總是不如你在崇州的好,”小蠻滿懷惆悵,又不解的問道,“奢家起事也不過一府之地,姐姐為什麼就不能留在崇州?”
“沒那麼簡單,”蘇湄輕聲說道,“總之崇州這邊蒸蒸日上,我在江寧的日子也過得舒坦,倒也沒有什麼好擔心的?”
冊立寧王以鎮東南,對崇觀帝來說,是一招險棋,即使用張協之子張希同任寧王府長史,仍難讓他放心,還要防止江東郡地方勢力徹底的倒向寧王。
江東郡地方勢力主要也就分為兩派,一為吳黨,二為東陽系。
湯浩信之死,可以說是諸多勢力促成,但沒有崇觀帝的授意,隨寧王南下的張希同、張晏不會充當打手。除跟梁家妥協,以山東換梁家出兵外,崇觀帝也未嘗沒有杜絕顧悟塵、林縛倒向寧王可能性的心思。
淮泗戰事後期,崇觀帝手書聖諭,賜林縛任淮東制置使。這裡面的心思就複雜了,也未嘗沒有拿淮東牽制梁家的心思,也許對嶽冷秋也沒有徹底放心的心思——這裡面種種都是帝王心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