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疲食少者。治下指治腎,咳嗽日久,咳而氣短,則可考慮用治腎(益腎)的方法。總之,治脾治腎是透過治療他髒以達到治肺目的的整體療法。
【醫案舉隅】
趙某,女,42歲。初診日期1967年1月7日。
自昨天發熱咳嗽,周身疼痛,體溫39。2℃,頭痛,無汗,咳吐白痰,右脅痛,舌
苔薄白,脈象浮滑數。查血白細胞計數26×109/L。X線胸片示:右下肺陰影。辨證:內有伏火,風寒外襲,皮毛束閉,肺氣失宣,發為外感咳嗽。
西醫診斷:大葉性肺炎。
治法:解表宣肺,清肅肺熱。
處方:生麻黃10g,杏仁10g,生石膏45g(先煎),生甘草4。5g,薄荷9g(後下),荊芥9g,銀花10g,連翹10g,黃芩9g,豆豉6g,鮮蘆根25g。水煎服。2劑。
二診(1月9日):藥後熱已退,尚咳,吐鏽色痰,尿黃,右脅痛,舌苔薄白,脈略數。病已減輕,再守前方加減。上方減薄荷為6g(後下),去荊芥,加竹葉6g。再服2劑。
此後,諸症漸除,又投上方4劑(薄荷減為3g)。16日X線胸透示右下肺陰影消失。17日痊癒出院。
按:此為清宣合用之劑,方選麻杏石甘湯加味。方中辛溫辛涼合用以解表宣肺,因恐重用生石膏而影響麻黃髮散之力,故特加薄荷、豆豉以助發散解表、透邪外出之力。由於解表宣肺之力全,透邪外出之效捷,故不但熱退咳止,而且肺炎亦全消,服藥1O劑而痊癒。
(焦樹德著。焦樹德臨床經驗輯要。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8)
【古代文獻精選】
《醫學入門·咳嗽》:“新咳有痰者外感,隨時解散;無痰者便是火熱,只宜清之。久咳有痰者燥脾化痰,無痰者清金降火。蓋外感久則鬱熱,內傷久則火炎,俱宜開鬱潤燥。……苟不治本而浪用兜鈴、粟殼澀劑,反致纏綿。”
《醫宗必讀·咳嗽》:“大抵治表者,藥不宜靜,靜則流連不解,變生他病,故忌寒涼收斂。治內者,藥不宜動,動則虛火不寧,燥癢愈甚,故忌辛香燥熱。”
《醫學心悟·咳嗽》:“凡治咳嗽,貴在初起得法為善。經雲:微寒微咳,屬風寒者十居其九。故初治必須發散,而又不可過散,不散則邪不去,過散則肺氣必虛,皆令纏綿難愈。……久咳不已,必須補脾土以生肺金。此誠格之言也。”
第三節哮病
哮病是一種發作性的痰鳴氣喘疾患。發時喉中有哮鳴聲,呼吸氣促困難,甚則喘息不能平臥。
《內經》雖無哮病之名,但在許多篇章裡,都有有關哮病症狀、病因病機的記載。如《素問·陰陽別論》所說之“陰爭於內,陽擾於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則燻肺,使人喘鳴”即包括哮病症狀在內。漢·張仲景《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並治》篇日:“咳而上氣,喉中水雞聲,射干麻黃湯主之。”明確指出了哮病發作時的特徵及治療,並從病理上將其歸屬於痰飲病中的“伏飲”證。在《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篇中指出:“膈上病痰,滿喘咳吐,發則寒熱,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劇,必有伏飲。”此後還有呷嗽、哮吼、齁合等形象性的命名。元·朱丹溪首創哮喘病名,在《丹溪心法》一書中作為專篇論述,並認為“哮喘必用薄滋味,專主於痰”,提出“未發以扶正氣為主,既發以攻邪氣為急”的治療原則。明·虞摶《醫學正傳》則進一步對哮與喘作了明確的區別,指出“哮以聲響言,喘以氣息言”。後世醫家鑑於“哮必兼喘”,故一般統稱“哮喘”,而簡名“哮證”、“哮病”。
本節所論哮病為一種發作性疾病,屬於痰飲病的“伏飲”證,包括西醫學的支氣管哮喘、哮喘性支氣管炎、嗜酸粒細胞增多症(或其他急性肺部過敏性疾患)引起的哮喘。若因肺系或其他多種疾病引起的痰鳴氣喘症狀,則屬於喘證、肺脹等病證範圍,但亦可與本節辨證論治內容聯絡互參。
【病因病機】
哮病的發生為痰伏於肺,每因外邪侵襲、飲食不當、情志刺激、體虛勞倦等誘因引動而觸發,以致痰壅氣道,肺氣宣降功能失常。
一、病因
1。外邪侵襲
外感風寒或風熱之邪,未能及時表散,邪蘊於肺,壅阻肺氣,氣不布津,聚液生痰。如《臨證指南醫案·哮》說:“若夫哮證,亦有初感外邪,失於表散,邪伏於裡,留於肺俞。”或因吸人煙塵、花粉、動物毛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