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治吐血三要法”與“治血四法”:明代繆希雍《先醒齋醫學廣筆記·吐血》強調了行血、補肝、降氣在治療吐血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補肝不宜伐肝”、“宜降氣不宜降火”的治吐血三要法。從歷史的角度看,這是對吐血治法的新發展,並帶有補偏救弊的性質。應根據病情辨證地對待行血…止血、補肝…伐肝、降氣一降火這三對治法。清代唐容川在《血證論》中提出止血、消瘀、寧血、補虛的治血四法。認為治療血證時“惟以止血為第一要法。血止之後,其離經而未吐出者,是為瘀血,既與好血不相合,反與好血不相能……必亟為消除,以免後來諸患,故以消瘀為第二治法。止血消瘀之後,又恐血再潮動,則須用藥安之,故以寧血為第三法。邪之所湊,其正必虛,去血既多,陰無有不虛者矣,陰者陽之守,陰虛則陽無所附,久且陽隨而亡,故又以補虛為收功之法。四者乃通治血證之大綱。”止、消、寧、補治血四法,確實是通治血證之大綱,值得臨床借鑑參考。
2。注意辨證與辨病的互參。由於中醫內科的血證至少包括鼻衄、齒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七個病證,西醫學中也涉及多種疾病,尤其是一些危重疾病,在診治過程中宜辨證論治的同時,與辨病相結合,以提高療效。
3。鼻衄、尿血的用藥特點。據臨床觀察,火熱與瘀血是鼻出血的主要原因,祛瘀涼血是常用的治法。而在辨證的基礎上加川牛膝、白茅根、仙鶴草等,可以起到引血歸經、活血止血的作用。
近年來對尿血的病因病機看法較為一致,認為主要有熱、溼、瘀、虛,尤以前三者多見。清熱利溼、涼血止血,滋陰降火、養血止血,補脾固腎、益氣攝血三法為治療尿血重要治法。臨床常用藥白茅根、小薊、石韋、琥珀等藥,既有止血作用,又能利小便,可酌情選用。
4。大黃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應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可表現為吐血及便血)的現代治療中,大黃、白及、雲南白藥、三七、地榆等藥常被選用。尤其是大黃,其療效確切,安全無毒。現代藥理研究證實,大黃具有多方面的止血作用。因此,治療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大黃常作為首選藥物。可用粉劑,每次3~59,每日4次,溫水調服;或將大黃粉調成糊劑,冷藏,用量及次數同上。
5。患者臨床表現大便潛血試驗陽性者可歸入便血治療,而尿液顯微鏡下見紅細胞或隱血者可歸入尿血論治。
【醫案舉隅】病案一
王某,女,35歲,工人。
患者素有慢性支氣管炎,10年來時常咳血。昨起略有咳嗽且痰中帶血甚多,胸悶痛,上身熱,大便乾燥,苔薄,脈細弦而數。此為肝火犯肺,灼傷陽絡,擬清肺平肝,和絡止血,用瀉白散合黛蛤散加味。
處方:桑白皮12g,地骨皮12g,仙鶴草30g,麥冬9g,側柏葉9g,竹茹9g,枇杷葉12g,白茅根30g,制川軍9g,黛蛤散15g,7劑。
二診:服藥後咳血已止,胸悶痛、身熱均減,大便亦轉潤,苔、脈如前。再守原意,前方去竹茹,加鬱金9g。7劑。
服後,病情大減,還須繼續治療一個時期,以防復發。
按:本案10年來反覆咯血,肺陰已虛,氣失清肅,素體肝火偏旺,陰虛火擾,灼傷肺絡,爍液為痰,故常見咳痰帶血,胸痛身熱。方用瀉白散清肺熱,麥冬養肺陰,黛蛤散平肝火,佐以枇杷葉、竹茹潤肺止咳化痰。因患者肺絡損傷,此次咳血甚多,故方中又用仙鶴草、側柏葉、白茅根、制大黃涼血止血。二診時咳血雖止而胸悶、胸痛未除,故增鬱金以解鬱寬胸。
(上海中醫學院附屬龍華醫院。黃文東醫案。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病案二
馬某,男,37歲,農民。1978年4月19日初診。
患者於半月前出現鮮紅色血尿,無尿痛感。1周前又隨血尿排出紫黑色血絲一條,長約寸許,並有小血絲四五條。現在仍有尿血,右側腰痠,脈緩弱,舌質紅根部膩。陰虛火旺,絡傷血溢,遂成尿血,治擬六味地黃湯合二至丸加減,滋陰清熱,涼血止血。
方用:知母6g,黃柏6g,生地12g,山藥18g,女貞子12g,丹皮9g,茯苓9g,澤瀉9g,車前子12g,懷牛膝9g,墨旱蓮15g,白茅根30g,血餘炭6g,5劑。
4月24日複診:小溲轉清,偶見黃色,脈緩,二尺略浮,舌紅,苔薄根略膩。再從腎虛論治,囑服原方5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