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部分

《中藏經·傳屍論》已認識到本病具有傳染的特點,認為:“人之血氣衰弱,臟腑虛贏……或因酒食而遇,或因風雨而來,或問病弔喪而得……中此病死之氣,染而為疾。”唐·王燾《外臺秘要·傳屍方》則進一步說明了本病的危害:“傳屍之疾……莫問老少男女,皆有斯疾……不解療者,乃至滅門。”到唐宋晚清時期,明確了本病的病位、病機和治則。唐·孫思邈《千金要方》把“屍注”列入肺臟病篇,明確病位主要在肺。宋·許叔微《普濟本事方·諸蟲飛屍鬼注》提出本病是由“肺蟲”引起,說:“肺蟲居肺葉之內,蝕人肺系,故成瘵疾,咯血聲嘶。”元·朱丹溪倡“癆瘵主乎陰虛”之說,確立了滋陰降火的治療大法。元·葛可久《十藥神書》收載十方,為我國現存的第一部治療肺癆的專著。明·虞摶《醫學正傳·勞極》則提出“殺蟲”和“補虛”兩大治療原則。

根據本病臨床表現及其傳染特點,與西醫學的肺結核基本相同。因肺外結核引起的勞損,也可參照本節辨證論治。

【病因病機】

肺癆的致病因素,不外乎內外兩端。外因係指癆蟲傳染,內因係指正氣虛弱,兩者往往互為因果。癆蟲蝕肺,耗損肺陰,進而演變發展,可致陰虛火旺,或導致氣陰兩虛,甚則陰損及陽。

一、病因

(一)外因——感染癆蟲

與病人直接接觸,致癆蟲侵人人體為害。酒食、問病、看護或與患者朝夕相處,都是導致感染的條件。宋·楊士瀛《仁齋直指方·癆瘵》有“瘵蟲食人骨髓”之論。明·朱柿《普濟方·勞瘵門》更指出:“兄弟子孫,骨肉親屬,綿綿相傳,以至滅族。”從互相感染的情況推斷,本病有致病的特殊因子,在病原學說上,提出癆蟲感染是形成本病的病因。

(二)內因——正氣虛弱

1。稟賦不足

由於先天素質不強,小兒發育未充,“癆蟲”入侵致病。如唐·王燾《外臺秘要·灸骨蒸法圖》指出:“嬰孺之流,傳注更苦。”明·皇甫中《明醫指掌·虛損勞瘵證》說:“小兒之勞,得子母胎。”

2。酒色勞倦

酒色過度,耗損精血,正虛受感。正如明·王綸《明醫雜著·癆瘵》所云:“男子二十前後,色慾過度,損傷精血,必生陰虛火動之病。”指出青壯之年,攝生不當者,最易感染髮病。或勞倦太過,憂思傷脾,脾虛肺弱,癆蟲入侵。如清·沈金鰲《雜病源流犀燭·虛損癆瘵源流》說:“有思慮過度,心氣不舒,鬱熱燻蒸胸中,因生內熱,而成癆瘵者。”

3。病後失調

大病或久病後失於調治(如麻疹、哮喘等病);外感咳嗽,經久不愈;胎產之後,失於調養(如產後勞)等,正虛受感。

4。營養不良

生活貧困,營養不充,體虛不能抗邪而致感受癆蟲。正如明·汪綺石《理虛元鑑·虛證有六因》說:“或貧賤而窘迫難堪,此皆能亂人情志,傷人氣血。”

癆蟲和正氣虛弱兩種病因,可以互為因果。癆蟲是發病的原因,正虛是發病的基礎,正虛而感染癆蟲,“兩虛相得”為發病的關鍵。

二、病機

肺癆病機主要為癆蟲蝕肺。癆蟲侵襲肺臟,腐蝕肺葉,而致肺失清肅,從而發生咳嗽、咳痰、胸痛,如損傷肺中絡脈,則發生咯血等症。癆蟲致病最易傷陰動熱,故見潮熱、盜汗等症。同時應注意,正虛是發病的基礎。

病理性質主要以陰虛火旺為主,並可導致氣陰兩虛,甚則陰損及陽。肺喜潤而惡燥,癆蟲犯肺,侵蝕肺葉,肺體受病,陰分先傷,故見陰虛肺燥之候。

本病的發病部位主要在肺,久則可傳脾腎,影響整體。由於肺主呼吸,受氣於天,吸清呼濁,若肺臟本體虛弱,衛外功能不強,或因其他臟器病變耗傷肺氣,導致肺虛,則“瘵蟲”極易犯肺,侵蝕肺體,而致發病。清·李用粹《證治匯補·傳屍癆》曾說:“雖分五臟見症,然皆統歸於肺。”均明確突出病位主要在肺,因而在臨床表現上,多見乾咳、咽燥、痰中帶血以及喉瘡聲嘶等肺系症狀。故瘵疾中以肺癆為最常見。

由於臟腑之間有互相滋生、制約的關係,因此在病理情況下,肺臟區域性病變,也必然會影響到他髒和整體,故有“其邪輾轉,乘於五髒”之說,其中與脾腎兩髒的關係最為密切,同時也可涉及心肝。

肺腎相生,腎為肺之子,肺虛腎失滋生之源,或腎虛相火灼金,上耗母氣,可致肺腎兩虛,在肺陰虧損的基礎上,伴見骨蒸、潮熱、男子遺精、女子月經不調等腎虛症狀。若肺